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实践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电工电子,机电专业,教学模式
  • 发布时间:2014-08-08 14:14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项目教学法,能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工电子技术 机电专业

  一、问题的提出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深入开展教学课改的基础上,笔者在进行机电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探索过程中,发现项目教学课改已势在必行。

  二、如何实施项目教学法

  传统教学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分为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脱节都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以本课程的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部分为例,介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

  1.课前准备

  传统教学中,课前教师和学生准备的内容很少,尤其是学生,只能根据教材进行知识预习,单调乏味的知识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然而,项目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前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根据学校实习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准备器材、项目任务书、网络学习平台等学习资源,提出课堂预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资源库中寻找答案,让学生乐学。

  2.课堂实施

  学生和教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后,开始项目的实施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有价值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在电工电子实训室,每组学生发一块MF—47型万用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前所学进行电压、电流的简单测量,对万用表形成整体的感性认识。

  然后,创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拆卸万用表,观察表的内部结构,让学生利用仿真软件、教学视频等多元化教学资源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对表的组成元件和电路结构从感官认识到原理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培养实践能力。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后,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实施任务。首先,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制订学习计划。该阶段是学生分组自主协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各小组实施情况,并加以指导。然后,学生根据计划进行万用表组装与调试。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到项目中,和学生交流、探讨,言传身教。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积极搭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先思考后交流,协商解决各种难题,共享学习资源,培养实践能力。

  (3)汇报点评,增强学习信心。学生完成作品后,首先由小组内部自我评价和组内成员相互评价。然后各小组组长进行成果的汇报展示,小组间进行互评,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价。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摒弃传统的一考定成败的评价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但也不可忽略教师的指导、监控作用。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

  以往,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感到枯燥乏味,即使较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也不会动手实践。在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后,此种情况大为改善,学生能正确理解课程的学习方向。通过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融入知识点,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引入 维修服务单、维修工作票等企业元素,综合运用仿真软件、考试系统等信息资源,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形象丰富,解决了评价不及时、反馈难统计等问题。项目教学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分析应变、交流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小结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教学对象,通过小组协作展开学习,任务驱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陶佰睿,苗凤娟,李静辉,于佳宾.电子类课程有序启动项目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1(2).

  [2]聂小东.项目教学法在“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8).

  [3]赵建峰,汪木兰,张思弟.CAD/CAM/CNC/CMM在数控技术实训教学中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5).

  [4]邢小杰.项目教学法在单片机眼里与应用课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学行政学院学报,2008(25).

  文/李锦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