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乡土资源开发初探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中职德育,乡土资源,开发
  • 发布时间:2014-08-08 15:43

  摘要:近年来,中职学校德育教材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日益脱节,无法起到应有的教学作用。因此,必须以结合教材、贴近学生和就业导向为原则开展乡土德育资源的搜集与开发,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从而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德育 乡土资源 开发

  一、中职德育教学资源与实际脱节

  目前中职德育教材部分内容和教学实际日益脱节,特别是德育教学资源严重脱离中职学生所处的认知环境。学生对于德育教学难以理解接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极差。笔者认为,想改变这种状况,中职学校在德育教学中必须要结合中职德育教学的实际,搜集新鲜的乡土德育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

  二、开发德育乡土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1.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

  中职学生毕业后往往流向本土企业就业。他们不但要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也应该了解本地的实际环境和企业的用工要求,特别是对职业道德、礼仪方面的要求。本乡本土的德育资源可以给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本地企业的窗口,让学生在学校就了解到企业对工人的基本要求。

  2.具有搜集的便利条件

  近年来,中职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日益紧密,为搜集企业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市县一级的中职学校,与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关系较为紧密,也能较方便地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料作为教学资源。而学生往往来自于本土乡镇,可以搜集田间地头的有关故事。这样多种方法结合,方便有效,并可以节约人力物力。

  三、开发中职德育乡土资源的原则

  1.结合教材

  乡土德育资源在教学中随意使用,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而德育教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系列,作为中职的德育课程,没必要也不应该去随意改动。教育资源的搜集与选取也要遵循为教材主题服务的原则,以德育教材为纲,更换或添加部分案例与资源,让教学资源的使用更加具有目的性。

  2.贴近学生

  中职德育资源搜集也要强调“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本乡本土的教学资源相对于课本教材中的案例,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因为它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是学生听说过的,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所以更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学习的欲望。

  3.就业导向

  笔者学校80%以上的中职生毕业以后将走向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中职德育实施适合本地企业需求的思想道德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让学生了解企业对职工道德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意识,并形成内化效应,从而提高学生在应聘与就业时的适应能力。

  四、德育乡土资源的开发步骤

  1.调查

  调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个是面向校内,调查学生,采用调查问卷、课堂提问等方法,来掌握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德育教学的看法和要求。另一方面,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特别是本土企业,利用谈话、问卷方式了解他们用工的困惑以及对企业员工的要求。

  2.计划与分工

  在教学安排过程中,应该把德育教学课程的本土化列入校本建设中,结合本土用工特点和本校的专业情况,编制出一个总体的开发计划,明确负责教师、开发内容、费用安排和资源库建设。

  由德育教研组牵头,结合各个部门,合理分工。第一层次,学生搜集自己所在乡镇的有关资源;第二层次,专业教师搜集本行业的资源;第三层次,招生就业处与班主任搜集优秀实习生、毕业生的案例。

  3.实施

  (1)走下去。德育教师进入企业,与企业管理层交流,搜集有关员工成长的典型案例,也要调查企业的用工要求、管理特色和规章制度。专业教师在下企业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搜集本行业的德育事迹与资源,重点是行业能手、小企业家成长案例。班主任在家访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了解乡镇有关德育的各种新闻,及时记录整理。

  (2)请进来。利用多年来校企合作形成的良好关系,免费提供场地和服务,开办本地人力资源主管沙龙,把海盐县主要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请到学校,与学生教师直接沟通,了解企业对新员工的品德素质要求,也为德育教师提供了新鲜的一手资料。会后进行整理汇总,形成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

  (3)勤整理。利用德育教学资源QQ群,通告有关德育乡土资源的搜集情况,及时反馈资源在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分类归档。建设网络建设德育乡土资源库,分类存放和共享乡土教学资源。群内成员可以及时添加和修改资源开发。每个教学年度进行德育校本教材的整理修改,将最新的乡土德育资源编入校本教材,使中职德育教学与社会经济、专业发展、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效果。

  文/韩达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