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策略探析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 发布时间:2014-08-08 16:07

  摘要: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增强大学生就业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质 培养策略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出现求职难的现象,另一方面却是很多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需要的人,这样就出现了就业与招聘错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那么,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如何?我们如何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呢?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1.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目前,虽然各个学校都开设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但更多的学生则是认为职业规划可有可无。在大学期间,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不会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大学生活与学习安排,规划未来工作与人生发展。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和状态,也影响其步入社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

  2.职业能力薄弱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决断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现代化信息搜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有效沟通能力。面对企业和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我们学校的教育实际情况却是,学生纯理论的学习过多,没有实践和锻炼能力的机会。近年来,一些毕业生在就业中所表现的基本工作能力差、入职后后劲不足,是企业淘汰毕业生的重要原因。同时,许多毕业生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没有突出的特点与特长,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都很缺乏,因此在就业过程中频频遭遇困难和挫折。

  3.职业素养不高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从业过程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体现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它主要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准则、职业习惯、职业形象和职业技能。对比这些职业素质的要求,从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反馈看,可以发现,大学期间的职业素质培养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学生在求职中职业理想不明确、缺乏职业精神、职业态度不认真、没有良好的职业习惯、职业技能缺乏等等就表现出来了,根本无法达到企业和社会所提出的职业素养的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

  1.加强职业规划设计指导工作,明确职业目标

  高校应该大力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理念,采用科学方法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学会“经营”自己的大学青春时光,“管理”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从而对自身大学四年有一个总体规划与安排;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学会选择,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处理好个人志愿与社会需求、个人特性与职业需要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完善、提高自身素质,挖掘潜能,主动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凭借自己的实力,在社会竞争中实现合理定位,在就业竞争中达到预定的目标,使大四择业就业成为职业规划水到渠成的结果。

  2.提升职业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

  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培养的落脚点。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不同的职业会对人们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因此,对大学生自身而言,提升职业能力主要有以下途径:

  (1)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通过社会实践还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2)课余时间打工,积累工作经验。众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常常会要求“有从事某某工作经验两年(或三年)以上”。这道门槛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在校大学生应及时做准备,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积累工作经验,这也是提高自己竞争能力的一种手段。

  (3)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学校社团是培养各方面能力的最佳舞台。社团常常和企事业或者其他的视察地机构联合组织活动,如演出、义卖、知识竞赛等等。大学生可以尝试活动组织、节目主持、广告宣传、开发赞助等多种角色,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还能和学校内外各个层面的人打交道,小到借一间教室,大到去企事业谈合作。此外,面对活动过程中的突发状况,还要学会灵活应付。在这些活动中,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锻炼。

  (4)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做志愿者是提升大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中,不仅可以广泛接触社会各界和世界各地的人群和文化,学会和不同语言、不同国籍、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士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开阔视野,丰富阅历,锻炼能力。

  3.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课堂教学永远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各门课程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有意识地、恰当地向学生渗透职业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职业意识无处不在,这样就无形中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各科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使课堂成为学生提升素质、锻炼能力的主渠道。

  (2)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高校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有目的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过程之中,因为这是大学生接触真实职业岗位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热爱专业的思想情感、学好专业本领的坚定信心、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培养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以及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职业习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成为“准职业人”做好准备。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校企合作。高校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产岗位第一线,在全真的企业生产环境和运作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如果说实践教学使学生成为“准职业人”,那么社会实践就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职业人。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以及所属团队的共同努力为视察地和他人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并得到社会、领导、同事的认可,这种成就和满足感会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的兴趣,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增强服务奉献的精神。因此,作为大学生应积极地投向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做到理念和实践的统一、学习和运用的统一,这对于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总之,高校只有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适合的人才,也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从而提升高校在社会的影响力。

  文/刘玉珍 袁雪梅 谢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