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探究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幼儿发展
  • 发布时间:2014-08-08 15:24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面对幼儿教育,肩负着启蒙阶段音乐教育的重任,幼儿音乐素质及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幼儿乃至幼教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 音乐教育 幼儿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对学前教育行业逐步重视,对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育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学前阶段,如果幼儿能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更好地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还可以更充分地挖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所以,提高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教学方面的素养势在必行。

  一、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二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影响了学校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多数中学根本没有音乐课。因此,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并了解音乐,对他们来说,音乐就是听别人唱歌。

  2.音乐能力情况分析

  (1)唱。幼儿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唱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是主要手段之一,对幼儿歌曲的掌握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但是学生会唱流行歌曲的比例很大,对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幼儿歌曲,会唱的比例却很小。可见,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达不到幼儿园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学的要求。

  (2)弹唱。琴法和自弹自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备的一项技能。学生对琴法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自弹自唱能力却不乐观。自弹自唱是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也是最实用的,所以学校要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方面的培养。

  (3)创编。着眼幼儿教学的实际情况,幼儿在广泛地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和参加各种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创编显得尤为重要。对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有限,可能不会完全满足将来实际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能够具有创编能力。

  二、针对现状提出的建议

  1.课程整合

  在当前形势下,声乐、乐理、练耳、琴法、创编这几门课程是幼儿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据了解,多数学校在这几门课程中进行的是分科教学,这样在课程安排上就会有很多时间被占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及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站在社会需求的角度上考虑,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后分为两个学科:声乐和器乐,以适应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

  2.适当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也是教育,所以也要重视适当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生动、形象的教学,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1)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音响语言。如何运用好音乐教学语言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将抽象枯燥的音乐概念讲得生动活泼,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2)教学的多样性。变化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勇气和信心的现状。所以我们要改变集体教学的模式,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其增强自信,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艺术实践的机会。职业院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理尚不够成熟,在学习中常以兴趣为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概念、定义形象化,增强趣味性,使学生易于接受,则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除了要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从事本专业技术领域的教育能力。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外,还要更多地利用教学环境,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为以后的社会和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另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到幼儿园听观摩课或讲课的机会,或邀请有关专业的一线教师、骨干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介绍,请优秀毕业生进行创业讲座,请专业教师进行就业指导。这样可以让绝大多数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的方向确定了,学习就有了动力。

  4.加强教材建设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对我们的学生而言太过专业;传统师范用的教材分科过细,没有综合性,而根据我们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分科进行教学;教师们自定义的教材优点是具有灵活性,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选材,具有针对性,但也有缺点。由此,我们应加大教材改革力度,完善适合本专业特点的综合校本教材。

  文/李宏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