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校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职业学校,学习兴趣,教学手段
  • 发布时间:2014-08-08 14:34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提出了教师要立足学生现状,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观念,加强一体化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职业学校 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自控能力差的缺点,而职业学校的任务是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让他们立足社会,贡献社会。如何教育他们,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成才,是职业学校全体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要想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要克服偏见,增加关爱和引领,认真研究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念,建立正确合理的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体系。

  一、立足学生现状,转变教学观念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工人。教学质量要看全体学生的提高率、合格率,不要与普通中学教育一样以分数论英雄,以排名论高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优点,要及时发现进行表扬,因为这些学生在中学时大部分是不被重视的,他们内心也渴望得到表扬。经常鼓励他们,激发其进取心,就会促进他们的上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适应于学生的学习,改变 “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的传统习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有机结合理念。此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是“授业、解惑”,还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掘其潜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学习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情境,利用实习工厂现有的机械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利用教学音像资料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直观认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竞赛活动,使同学们在竞赛中获得成就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优良学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言堂”,教师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只知道一味地灌,一味地填,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老师要创设一个愉悦、轻松、幽默、新奇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并热情引导,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争论、发现、创造,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调动学生各种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寓学于乐;还可以从最简单的实习操作开始,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喜悦,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创学生主动学习的局面。

  三、正确理解人才评价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怎样的人算人才?我们要明确在职业学校学习到底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要认识到社会上需要人才的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社会发展不但需要高级知识人才,还需要职业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大批高、中级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前些年,重文凭、轻技术的风气阻碍了技术人才的培养,使部分人认为职业学校没前途,毕业后待遇低,造成优秀学生不愿上职业学校的尴尬局面,出现了只把升入普通高中及大学的学生当做人才,而升不上大学的都当做朽木、顽石的这种错误观念。目前,政府在政策上正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倾斜。国家助学金的发放、首席技师的设立、技能人才待遇的提高等,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觉得在职业学校学习大有希望,前途光明。

  正确的评价观不仅能使学生认识自己,掌握自己,设计自己,而且能鼓励学生,增加学习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各方面的创新能力。

  四、加强一体化教学的建设和投入,培养学生的一体化能力

  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书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也是目前全民素质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现实的社会丰富多彩,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的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解决冲突能力、避害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很自如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协调各方的关系,在社会找到自己的地位。

  古语说得好:“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职业学校教师只要对以上几方面下功夫,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一定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一定也不会辜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

  文/周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