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兄弟的悲喜爱情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阿Q,堂吉诃德,文学著作
  • 发布时间:2014-08-08 16:21

  ——论阿Q与堂吉诃德的爱情

  摘要:阿Q和堂吉诃德这对精神兄弟是鲁迅和塞万提斯笔下的两个艺术典型。二者均是时代的摒弃者,为当时的时代所不容,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都被看成是疯子,但疯子也有渴望有自己的爱情,对爱情充满了追求,然而时代和性格却注定了他们的爱情最后都以悲剧告终。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阿Q 堂吉诃德 文学著作

  一、阿Q和堂吉诃德的爱情

  一个人渐入中年,瘦骨嶙峋,头上长着癞疮疤的农民形象,即阿Q。人们也许很难把他和女人联系在一起,但他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想传宗接代,所以上演了他和小尼姑、和吴妈等等之间的纠葛。

  他惹的小姑娘说了句:“断子绝孙的阿Q!”阿Q听到这句话心里也不舒服,也在想着:“不错,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应该有个女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于是阿Q整天都想着女人,但为了在女人面前维护顽强的自我尊严,阿Q骂小尼姑,骂女人不是好东西。但与此同时又想讨好女人,在吴妈面前干活很卖力,从城里回来也不忘带些女人喜欢的东西。看来阿Q还是懂得爱情的,他也知道讨女人欢心。而且阿Q对女人的感觉也很敏感,当听到吴妈说赵大爷又要买一个小的,他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女人…吴妈…这小狐孀…”,于是他立马在吴妈面前跪下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谁也想得到吴妈当时的反应“啊呀!吴妈愣了一下,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遭到拒绝的阿Q因此丢了饭碗,失去了他做人最起码的尊严。

  另一个人到中年,身材精瘦,面貌老陈,全身披盔,手持长矛的骑士形象,即堂吉诃德。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疯子,疯子怎么可能会有爱情呢?而当时的骑士都有一个意中人,堂吉诃德也不例外,他的意中人在他眼里是一位公主,绝代佳人——杜尔西尼亚。

  在中世纪,并非人人都可以当骑士,只有上层社会或者具有一定资产的人才有资格。堂吉诃德被客店老板称为骑士,只因为他还有点田产,所以破格被封。

  中世纪的骑士每个人都会有个意中人,对于堂吉诃德来说,他的爱情只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寄托,并非现实的爱情,最后并不能真正和意中人结婚。在堂吉诃德看来,杜尔西内亚是世界上最高贵的公主,而在桑丘眼里,杜尔西内亚不是什么公主,只是拾掇家务的农家女。虽然堂吉诃德的爱情只是精神上的,但他很专一,在他眼里也只有杜尔西内亚。

  阿Q和堂吉诃德他们都是活在自己的构建的幻想社会之中,他们都是“喜欢谁就是谁”,然而现实并非他们想得那么美好。阿Q是出于一厢情愿,荒唐的向吴妈求爱,结果惹出一堆麻烦,大吃苦头。这正如堂吉诃德对杜尔西内亚的爱情,这种所谓爱情,也是出于一厢情愿、虚无缥缈的幻想。

  二、阿Q和堂吉诃德爱情悲剧的原因分析

  鲁迅说:“喜剧将人生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说明喜剧的实质是把无价值的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撕破给人看,作品中的那些戏剧性因素不是偶然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阿Q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他是生活在一个备受欺负和冷落的社会环境里,所以这决定了阿Q没什么好工作、没什么好下场,自然也就没有女人愿意跟着他。

  而堂吉诃德在当时那样的社会,决定了只有那样的爱情,一种柏拉图式的爱,不会转为实际上的婚姻,这最后导致了他的爱情悲剧。

  三、分析阿Q和堂吉诃德爱情的现实意义

  鲁迅塑造的阿Q和塞万提斯塑造的堂吉诃德,这两个艺术形象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国度都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喜爱,直到现在这两个艺术形象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国内外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好的作品可以让人受益匪浅,古语有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广泛阅读国内外的文学著作可以增加学生自身涵养性和素质,以及思想境界、思维和逻辑能力。

  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广泛阅读国内外的文学著作可以增加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采。这对学生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所以,作为教师,笔者赞成让学生在完成自身学业的同时,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著作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参考文献:

  [1]何之潘.悲喜交融的艺术典型——浅谈堂吉诃德与阿Q的异同[J].上海师范大学学,1994(1).

  文/李丽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