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α)等联合检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α)联合胆红素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所具有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曾接收的冠心病患者46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并且选择在同一时间段内的健康人群46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检验这两组的脂蛋白(α)、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的脂蛋白(α)、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含量进行临床检测,显示观察组中的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中的含量,但其脂蛋白(α)的含量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存在。结论:在对冠心病临床诊断过程中,对其进行脂蛋白(α)和胆红素联合检验具有很好的临床作用以及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对冠心病进行更准确诊断,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α);胆红素;临床诊断;作用

  冠心病也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现代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较高。临床研究证实,冠心病的发生与很多因素之间都存在一定关系,排除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与吸烟等一些常规因素之外,一些新的临床因素也被不断发现,并且得到现代临床医学上的不断重视。对冠心病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独立性危险因素就是脂蛋白以及胆红素,这两个因素也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为探讨脂蛋白(α)和胆红素联合检验早诊断冠心病方面所具有的临床价值,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曾接收的冠心病患者46例及同期健康人群46例,分别对其脂蛋白(α)和胆红素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2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曾接收的冠心病患者46例及同期健康人群46例。将其中的4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这些患者中有26例为男性,另外2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大者为70岁,年龄最小者为50例,其年龄平均大小为62.8±2.6岁,患者病程最长者达10年,病程最短者为1年,其平均病程为5.8±2.4年;将另外4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本组中男性有24例,另外22例为女性,其中年龄最大者为72岁,年龄最小者为52岁,其平均年龄大小为60.8±2.8岁,患者病程最长者达10年,病程最短者为1年,其平均病程为5.6±2.4年。这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其它一般资料方面并无十分显著的差异存在。

  1.2 方法

  对两组的脂蛋白(α)以及胆红素分别利用免疫比浊增强法以及钒酸盐法对其进行检测,按照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利用全自动化分析仪对其进行检测。检测中所采集的标本为禁食12h以上空腹状态下血液。将两组的检验数据进行整理,并且对其脂蛋白(α)、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含量进行分析比较。

  1.3 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的脂蛋白(α)、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脂蛋白(α)、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含量的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对其进行表示,并且通过t对其进行检验,对于这两组间的比较情况,通过χ2进行检验,在本次研究中将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进行检验,观察其脂蛋白(α)、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含量,观察组中患者的脂蛋白(α)的含量平均为325.68±135.46mg/L,对照组中脂蛋白(α)含量平均为185.96±82.24mg/L,观察组中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平均为3.35±1.04umol/L,对照组中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平均为4.25±1.26umol/L,观察组中总胆红素的含量平均为9.65±3.25umol/L,对照组中总胆红素的含量平均为14.25±4.26umol/L,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中脂蛋白(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但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着较明显差异存在。

  3 讨论

  冠心病所指的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器官有病变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同时该疾病对人类健康也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脂蛋白(α)属于一种特殊蛋白质,该物质是独立存在的,在人体内所存在的其他脂类或者蛋白质无法向脂蛋白(α)进行转化[1]。在人体血液内,其脂蛋白的含量是通过基因进行控制的,不同性别并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同时其它因素也不会对其含量产生影响,因此该物质具有独立生理特性。通过对其进行化学分析,显示其化学分子结构与LDL比较类似,二硫键为其主要的连接键,很容易被氧化[2]-[3]。对于脂蛋白(α)而言,其在被氧化修饰之后能够使巨噬细胞增殖,导致形成泡沫细胞,导致动脉内的内膜细胞加快过度凋亡,从而导致有不稳定性粥样斑块出现。

  纤维蛋白溶解酶与其之间有竞争关系存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及纤溶酶原之间的结合,从而降低血管表面纤维活性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从而感染纤溶酶原系统,使血栓形成加快。脂蛋白(α)会造成内皮细胞在动脉内膜中堆积,其与形成泡沫存在一定关联性,对冠心病的发生会产生一定影响。

  临床研究显示,随着冠心病的不断发展,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也会不断严重,并且其脂蛋白(α)含量也会不断升高,这表示脂蛋白(α)与冠心病程度存在正比关系[4]-[5]。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看出,观察组中的脂蛋白(α)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其含量明显较高,这表示在诊断冠心病过程中,脂蛋白(α)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分解会导致产生胆红素,其属于内源性降解产物。大部分血清胆红素是由于一些衰老红细胞于网状内皮系统中受到破坏,从而有降解反应发生而产生的,仅仅有很少一部分来源于组织中含有血红素辅基的其它蛋白质通过分解反应而产生,在临床上是观察溶血以及肝胆系统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6]。浓度较低的胆红素可以发挥其抗氧化作用,通过与白蛋白进行结合,从而清除以及抑制人体内自由基。在血清内存在形式较多的胆红素,其能够使清除作用得到很好发挥,利用对脂质自由基的抑制以及氧化作用,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降低,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内壁斑块发展及形成。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在正常范围之内,血清胆红素的值越高,则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值就越高,同时,胆红素和其它血脂水平之间并未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可知,除血脂水平之外,胆红素含量过低是独立存在的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一种危险因素。除此之外,胆红素能够加快排除以及溶解胆固醇,能够有效防止出现AS[7]-[8]。

  本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中患者的脂蛋白(α)的含量平均为325.68±135.46mg/L,对照组中脂蛋白(α)含量平均为185.96±82.24mg/L,观察组中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平均为3.35±1.04umol/L,对照组中直接胆红素的含量平均为4.25±1.26umol/L,观察组中总胆红素的含量平均为9.65±3.25umol/L,对照组中总胆红素的含量平均为14.25±4.26umol/L,该数据结果与张婕等研究结果基本相似,所存在的微笑差异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以及仪器差异引起的,对研究结论并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临床诊断过程中,对其进行脂蛋白(α)和胆红素联合检验具有很好的临床作用以及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对冠心病进行更准确诊断,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沈倩.联合检验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30(14):40-42.

  [2]熊将军.脂蛋白(α)和胆红素联合检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28(18):173-174.

  [3]李新科.血尿酸及胆红素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3,5(26):42-43.

  [4]胡修全.脂蛋白(a)、胆红素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6(18):182-183.

  叶木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