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电算化与手工账实训教材案例探讨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校企合作,实训,案例
  • 发布时间:2014-06-24 08:00

  【摘要】校企合作的案例开发在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账的实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编写任务驱动导向的实训教材案例,实现高职实训教材案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训 案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性文件规定,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旨在为企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人才,高职教育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高职实训案例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应该以岗位为中心,按照工作情境、工作任务、工作过程来组织,重点强化实践性、联系工作过程、突出岗位特征,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对于高职会计实训和校企合作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在会计实训中,手工账实训采用自编教材的占34%,采用其他院校编制的教材的占39%,校企合作而编写的手工账实训教材占27%。也就是说,73%的手工账实训教材,不是校企合作的产物。在自编教材和其他院校编写的手工账实训教材中,部分案例比较陈旧,没有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节拍,对于企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业没有很好地、精确地把握。

  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同于其他专业,有自己的特点。一般专业如酒店管理、旅游等,可以通过直接进入企业,以工代学、工学结合,完成岗位实践能力训练的目标。而会计岗位及会计信息的保密性特点,使得企业不会轻易提供实训实习机会,校企合作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通过校企合作,选择与编写合适的电算化实训案例,在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内涵、提高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校企合作,编写电算化与手工账实训案例

  案例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手工账和电算化实际能力,通过案例增加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于手工账的兴趣,达到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应该来源于实际工作,对于实际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同时要脱离实际工作的约束,高于实际工作的水平。这就要求在教材的编写中,充分发挥实业界与教育界的优势,使得两者完美结合,一方面,教师必须深入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深入会计师事务所,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虚心地向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教,探讨案例中的背景、实际工作中的棘手问题与会计处理的技术难点,另一方面,企业参与手工账实训教材的编写者,必须掌握教学规律、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将实际中需要的能力以适当的方式融化在实训的案例中。校企合作的手工账实训教材的编写,通过充分讨论、充分融合,提高实训效率。

  二、校企合作,编写以任务驱动式为导向的实训案例

  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以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按照模块式进行分类,训练学生对于操作程序、操作规范的理解,在实训的课堂上,引入企业财务、会计的具体岗位,让学生能够进行操作练习。案例的选择以岗位为核心,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

  根据自身的特点,高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账的实训案例,应该是以任务驱动式为导向的、包含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信息和最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式。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企业财务专家与学校教学骨干,利用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开发和实施能够体现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案例,使得案例采用企业最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性的、典型的数据和资料,使得案例所体现的业务流程,更符合企业电算化和手工账的实际,通过教学平台的建设,使得学生处于开放的资源共享环境之中,与企业财务专家、学校教师进行互动,更能够理解案例训练的真实意图;校企合作的案例编写,促进教师去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熟悉岗位业务流程,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三、电算化与手工账实训教材案例开发主体多元化

  实训教材中案例的编写,应该从学校为主体转向校企合作为主体,积极争取企业中的业务骨干参与实训案例的开发与设计,使得企业成为案例编写的主体之一。在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中,充分考虑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定位,瞄准手工账和电算化的职业岗位标准,案例的选择要与岗位人才规格、岗位能力结构要求相一致,案例选择应该有利于就业目标。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化在案例中,将职业技能大赛的项目要求融化在案例之中,使得案例与课程目标相统一,使得案例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统一。通过案例,将各项能力训练加以落实。通过校企合作而形成的案例,可以大大缩短学校里的电算化与手工账实训与企业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例如,电算化财务软件的升级、会计制度与准则的变迁,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岗位的业务核算方式,在案例选择与编写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能够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案例,使得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市场的变化和行业的变化,跟上节拍。需要制定案例改革与评估标准,明确校企合作在案例选择主体地位。

  经过不断地探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电算化与手工账实训教材案例的编写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结合高校“教、学、做”的相关成功经验,将会计岗位进行能力分解,针对具体岗位,分解成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将岗位能力分解与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相联系,融入专项素质技能教育,使电算化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基本要求相一致。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电算化实训,使学生在通过实训,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根据会计规则的更新和企业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企业专家与骨干建设合作选择案例,并在10级、11级、12级会计专业实训中使用,效果明显。

  结论:在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师资源有限的条件约束下,传统的“理论+案例”模式,使得高职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兴趣,学生动手能力非常弱,无法与企业的具体岗位对接,无法满足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通过校企合作,极大地强化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学校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有利于学校在会计电算化实训方面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而设计安排电算化实训教学,更有实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会计电算化实训项目的标准化建设,丰富电算化实训的内容,改革实训教学脱离实际、教材更新不及时、岗位模拟不切实际的局面。使得学生意识到应该学习什么,学习的重点在哪里,在那些方面应该强化,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有一个合理的、客观的评价和认识。

  参考文献

  [1]方瑛,王永生.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会计实训和职业技能竞赛的双赢关系[J].中国商界,2013,(03):342-343.

  [2]王永生,方瑛,王珺.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效率改进[J].时代金融,2013,(12):251-253.

  作者简介:王永生(1966-),男,安徽枞阳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贸学院讲师,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金融、财务;王珺(1991-),女,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方瑛(1971-),女,安徽枞阳人,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商务管理系副教授,会计硕士,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财务、成本和价值管理。

  文/王永生、王珺、方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