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内涵发展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 关键字:独立学院,教育质量
  • 发布时间:2014-06-26 12:31

  【摘要】独立学院为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民办高等教育增长整体泛力,高等教育形式仍显单一。当前独立学院内涵发展要处理好独立的政策要求与共享母体资源的关系、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与管理机制建设滞后的关系、办学层次的要求与现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系、提高学生培养针对性的要求与课程改革滞后的关系,理清学院法人治理机制、明晰产权制度、整体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等着手进行管理创新。

  【关键词】独立学院 内涵发展 教育质量

  据教育部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全国独立学院第八次峰会发布的消息:2011年我国民办学校在校生数505.07万人,独立学院本科生在校规模超过240万,这说明独立学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必须按新建本科院校的标准接受验收评估,这对每所独立学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传统观念中,学历文凭是拥有知识和才华最直接可感的标志。受之影响,作为三本层次的独立学院追求办学的正规化,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扎实性,强调以学术性质量标准来规范、评价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这种以学历文凭的获取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它割裂了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联系,造成教育质量滑坡。这些问题也严重困扰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如何顺势应对,规范办学,完成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尽快完善内涵式的发展道路,这是摆在独立学院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1 提高质量和扩大效益是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1]独立学院的内涵是“民、优、独”的真实体现,具体为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教育科研、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本质属性的总和,独立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就是以这些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也是“以创新为基础,以特色为核心,以提升质量和扩大效益为标准”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提高质量和扩大效益既是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本质要求,也是其追求的目标和衡量的标准。[2]独立学院的内涵式发展最终体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质量的提升、损耗的降低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独立学院必须坚持改革,内涵发展,业已成为共识。独立学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明确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彰显发展特色,创建办学品牌,提升社会美誉度的理性选择;是助推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现实需要。因此,努力推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探索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独立学院内涵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整合资源,培育特色,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2 独立学院内涵发展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独立学院诞生于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战略转折期,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前,独立学院内涵发展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2.1 独立的政策要求与共享母体资源的关系

  举办独立学院的初衷主要是利用公办高校优质资源以及社会资金办学,缓解高等教育需求与政府无力承担急剧增加的办学供给之间的矛盾,容许母体大学创办独立学院,短期内迅速扩大了社会认可的本科规模,这本身政府、母体大学、社会几方博弈的结果。母体大学则存在利用规模效应,盘活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考量,也存在创办独立学院的利益驱动。但双方还是存在制约关系的,尤其是在资源紧张时表现的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就存在一个典型的三方博弈:政府希望独立学院能真正独立,规范办学;母体大学把独立学院作为自己的办学实体,希望独立学院尽可能共享母体资源,狠抓管理,提高质量;独立学院则夹在其中,平衡政策要求独立办学,以及独立学院先天不足,很长一段时期内又不能脱离母体实现真正独立两者之间的关系。

  2.2 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与管理机制建设滞后的关系

  目前不少独立学院机构设置残缺,有的学院教务部、学工部等单一的机构垂直管理一个正规大学规模的学生,有的教学、学生管理完全依托母体大学,是典型的“校中校”;有的虽然成立了系部,但是名存而实不至,大都依母体大学画瓢,母体的院系就是独立学院的系部,母体院系的教学副院长充当独立学院系部主任,而其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真正关注独立学院发展;推行了院部两级管理的部分独立学院也因为自有师资队伍的残缺和不稳定,很难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工作,更无论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些状况往往独立学院在教学与学生管理等方面跟不上在校学生人数的迅速上升,导致学生事件频发和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等现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等等。

  2.3 办学层次的要求与现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系

  独立学院办学历史短,在办学经验、教学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与公办大学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部分独立学院在专业的选择和设置上,一味地追求热门专业,甚至是母体学校热门专业的简单复制。忽视学生和母体学校学生之间的差距,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格式化,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学生专业知识面太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发展后劲不足,缺乏特色。独立学院招生层次大部分属于三本,学生的素质和质量决定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与公办大学有所区别。但许多独立学院照搬公办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注重自身专业的应用性建设;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组织管理,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分强调课堂理论系统教学,忽视实践能力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倾向等。这些都使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2.4 提高学生培养针对性的要求与课程改革滞后的关系

  独立学院应该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并贯彻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但由于本部教师空余时间有限,这可能导致独立学院课程安排出现非均衡性,给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受上造成困难;而母体大学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别,必然要求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不同要求。而且部分独立学院仍然按照精英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实行公办大学的培养模式。即理论教学课时太多,实习实训教学课时安排太少。同时,专业方向划分过细,人才培养专业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其培养的人才适应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差,导致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要、教学与实际、学习与使用的“三脱节”现象十分突出。

  3 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明晰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独立学院要通过明晰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理清学院内外部关系,协调好学院内部、学院与母体大学、学院与政府及社会三个层次的关系,这是学院发展的前提先决条件。独立学院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学,不断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灵活的民办机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同时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其次,由于与母体大学的先天性关系,独立学院必须紧紧依靠母体培育办学特色和办学品牌,同时结合学院实际,使自身人才培育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第三,独立学院必须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明晰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不断探索民营资本参与教育的模式,保障学生受教育权。

  3.2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教育质量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而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关键是教师。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紧紧依赖教师队伍建设,切实针对专任教师普遍存在的“年龄轻”、“职称低”、“教龄短” “流动大”等弊端,通过对教师有效的激励、督促,同时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稳定了一支专业过硬、数量相对充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稳定了,独立学院才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和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其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学院内部的和谐稳定。首先,独立学院应该实施灵活的用人机制,不断探索实行动态聘任制、人事代理制、期权制等模式,建立一定数量的师资队伍;其次,独立学院应该按照能级对应原则用人,建立以岗位职责和创新工作为依据的考核与分配制度,注重职工培训和团队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第三,独立学院应该建立和完善自主办学、自我约束、高效率的管理机制、科学民主的快速决策机制及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提高管理团队的执行力。

  3.3 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知识框架体系,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是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3]当前,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建设主要要针对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针对性欠缺等突出问题,确立整体优化的指导思想,努力推进课程管理科学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建设精品化等,促进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管理科学化就是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根据课程需要来设置岗位,教师竞争上岗,牢固树立岗位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也使得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实现优劳优酬;课程内容综合化就是要以课程结构模块化为抓手,打破原有学科体系人为分离的界限,加强学科体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升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结构模块化就是要以集群模块式课程设置为抓手,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和量大面广等类型课程,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3.4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落实,我们以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为主线,注重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设计,构建了由质量标准体系、督导监控体系、信息处理与评价体系、信息反馈与决策体系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四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时序相关,又闭环可控。学校积极引入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决策、激励机制,推进教学单元评价、阶段性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做好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做到教学质量信息在教学系统内部沟通,在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把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与教师课时津贴、任课资格挂钩,促进教学工作的落实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江华等.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现状与提升.继续教育研究,2012(8)

  [2]任万钧.中国民办高校的战略选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版),2007.6.8.

  [3]王小兵,胡青青等.基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研究.当代教育论坛,2010(9)

  王小兵 胡青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