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忽视优等生的思想教育

  • 来源:中国双语教育
  • 关键字:思想教育,优等生
  • 发布时间:2015-07-10 09:45

  每一个教师都不会忽视对差生的思想教育。但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不少老师却因为他们成绩好而放松对他们的要求,甚至姑息他们的缺点,可谓“一好遮百丑”。然而,事实证明,忽视优等生的教育,比忽视后进生的教育危害更大。

  一 忽视优等生的思想教育,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所谓优等生,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是说这一类学生已经十全十美,无可挑剔,而大多数主要是文化学科成绩比较优异而已。俗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学生同样也有不足:比如自私,骄傲自满,不懂得关心别人,认为自己成绩好而看不起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关心集体、心理脆弱等等。有的优等生甚至隐藏着更加令人担忧的毛病。对此,如果我们在思想上不加以重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是高智低德的“危险品”。这是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这一根本目的相违背的。再者,忽视优等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对学生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君不见近几年来,许多报刊杂志上都不断有大、中学生,甚至博士,因种种原因违法犯罪乃至自杀、杀人的报道,甚至不乏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制毒、诈骗、盗窃的案例。

  如某县某山区镇的薛某,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个成绩优秀的优等生、班干部。而他的思想比较狭隘,做事比较自私,从来不肯为班集体多做一点儿事。由于他的成绩好,老师处处维护他,舍不得批评他,致使他的自私狭隘思想不断膨胀。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某银行工作,面对花花绿绿的钞票,私欲越来越严重,终于经不起诱惑,以至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挪用了几百万公款。还有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向动物园中的熊泼硫酸,马加爵连环杀人案等事件等。试想,我们花那么多的财力、精力去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有用吗?值得吗?如果我们对中小学生时代的薛某不护短,严要求,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刘海洋、马加爵的心理问题,也许可以避免这些悲剧!

  二 忽视优等生的思想教育,不利于班集体的教育管理,不利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会使整个学生群体失去正确的方向

  其实,对于优等生的缺点,学生之间是很了解的,倒是做老师的不甚了了。因此,如果忽视了优等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优等生的错误采取容忍、原谅,甚至姑息的态度,就会使其他同学特别是后进生心理不平衡,或者会造成一种错误的思想导向,导致整个学生群体失去正确的前进方向。同学们会认为,优等生能那样做,我们怎么就不能这样做呢?即使老师批评他们,他们也会心存不服。有的同学还会这样想:优等生有了错误,老师不批评,以后干坏事时,只要拉上个优等生,保险会平安无事。这样一来,整个班级的思想、纪律,就不可能走上正轨。这样一来,也会大大影响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所以做好优等生的思想工作对于班集体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学校领导、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方法要正确,一是正确对等违纪优等生,不管优秀生、后进生违反了校纪班规,要一视同仁。

  如:几个学生同时迟到,按班规规定,迟到一次扫教室一天,后进生要扫,优秀生也要扫,而且还要求优秀生先扫。这样才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公平的,又让优秀生知道,不但成绩要好,表现也要好,违了纪老师也不会手软。二是管理要严格。一般来说,优秀生思想表现好、觉悟高,但对他们的管理更要严格,特别是对一些自觉性不够高的优秀生更要“严加管教”,哪怕是一些小毛病也要及时根除,否则就会培养出高智低德的“危险品”。

  三 做好优等生的思想教育,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大挑战

  众所周知,优等生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尊心。他们往往因成绩好,听惯了赞扬声,看惯了鲜花。他们可能一时难于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往往比双差生更为棘手,因此,班主任做这类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具挑战性,应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志它。”对优等生进行批评教育,尤其要注意方法的可接受性,讲究教育的艺术。我常给学生讲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使优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平时,学生犯了错误,我常注意不在众目之下对之批评,而是把学生叫到安静的地方和优等生进行面对面的,推心置腹的交谈,批评时注意先抑后扬,迂回包抄,或者使用留纸条等方法,使学生在较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次短期的职务培训。事前,我认为只要管住了后进生,就能保证在我培训期间不会出乱子。于是,我特意对几个“调皮鬼”进行了一次“春风化雨”,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特地让他们中的一个当纪律委员。可万万没有想到,祸端就出在这里。因为这件事严重地挫伤了班长小东的自尊心,他认为我低估了他的能力,不相信他,为了证明他的能力,他煽动其他学生一起反对我选的纪律委员,搞得班上一团糟。令我大为恼火;想不到自己心目中的好学生,而且是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班长,现在竟在背后拆我的台。当时我真想找到他,狠狠地批评他一通。可是,这样一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而且,这难道仅仅是他的错吗?不,首先是我这个班主任的错,都怪我平时只是过多地看到他的优点,长处,怕批评了会影响他工作的积极性,对他的缺点采取容忍,原谅,甚至姑息的态度,因而无形中助长了他骄傲自满的情绪,以至发展为嫉妒的思想毛病,所以会出现今天的情况。看来,我现在不能再含糊下去了,一定要帮助他“挖病根”,跟上队。

  应怎样着手解决呢?我决定先不正面交锋。我写了张纸条,请他回答我几个问题:什么叫“与人为善”?对纪律委员的态度是不是“与人为善”?你对“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小东看了纸条后,低着头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承认了他的错误,并讲出了自己当时的想法。我趁此机会和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心,剖析了他骄傲自满嫉妒别人这种思想的丑恶与危害,引导他学习有关思想修养方面的文章。教育他要多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虚心学习周围同学身上的优点,鼓励他多向同学谈认识、谈体会,谈进步。后来在他身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另外要增强对优等生进行抗挫能力训练。大部分优待生在学习、生活中一直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因此他们难以承受挫折、往往表现得十分脆弱。为了防止他们在突如其来的巨大挫折面前惊慌失措一蹶不振,教师应提前对他们作好抗挫教育,这时候仅仅给他们讲一些道理收效可能不好,更有效的办法是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因势利导。

  比如,有的优等生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考试中的一个小失误就会使他倍感沮丧。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帮助他认识到这种情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不要强迫自己去追求完美,不必过分为一点小错苦恼,下次注意避免就可以了,又比如,有的优等生在学习上害怕困难,遇到做不出的题目就会丧失信心这时,教师就应该督促他勇敢的面对困难,不要告诉他答案,而要鼓励他自己去寻找解决的办法,使他体会到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困难就可以解决。这样,优等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的小事中逐渐学会了战胜挫折,一旦遇到了较大的挫折也会比较理智的去面对了,通过几次教训使他们的思想也成熟起来。

  拥有一批优等生的确是老师的幸运与自豪,但切不可陶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优等生做到严爱结合,严得合理,爱得真诚,使他们的人生风帆,不被任何一股风吹偏。总之,对优等生,老师不能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优点而忽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俗语说得好“好鼓还要重擂”,对优等生的要求应该更高、更严,更重视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曾利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