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格

  • 来源:中国双语教育
  • 关键字: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培养学生
  • 发布时间:2015-07-10 12:00

  记得哲人弗·桑德斯有这样一句名言——“品格能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

  解析这句名言我的感悟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只有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才能称其为人才。学生就如一棵小树,要让他成长为一棵健康向上的参天大树,就必须从小培养他具有良好的品德。可见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需要从小培养。如今,思想品德德育在教育教学中已经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特殊优势在于语文教学内容以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作品中的思想观点、品德情操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和陶冶作用。

  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精心设计导语,渗透德育教育

  一则好的导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设计如下导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鲁迅的品格,“助国人呐喊,为民族奔忙,”是鲁迅的胸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精神,他是民族文化的高山,他是民族精神的楷模。这样激情澎湃的导语,可以迅速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内容的教学当中,并且能起到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设计有关导语时,要做到精心设计,深刻挖掘教材当中有用的知识,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达到培养其品德的目的。

  二 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背景,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作者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材料,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胸怀天下,但因屡次直言进谏而被一贬再贬。但是他却没有沉沦,当好友滕子京被贬之后重修岳阳楼请其为岳阳楼作记之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对滕子京劝勉规箴要学习古仁人的胸怀,同时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被贬仍心系天下苍生,忧国忧民,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值得千秋万世的人敬仰和学习,这也是《岳阳楼记》能够千古传唱不衰的原因。学生了解了这些,无疑会使思想情感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三 挖掘作品思想内涵,渗透德育教育

  爱默生说——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无需借助任何手段。

  阅读一篇好的文章,犹如在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谈心交流,作者在文章当中所渗透的情感和理想追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来影响读者,因而我们在阅读时就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的体会。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水平的限制,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以及对于问题认识的不够全面,也就不能够深刻地理解出文章所传达出的言外之意,因而,教师在讲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读出文章当中较为深刻的含义。

  比如,教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由人才造就说到治理国家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有忧患意识。“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一个人要想成才,必须经过主观和客观地努力,战胜种种磨难;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强国,必须内有贤臣,外有敌患。一个人具有忧患意识,才能不耽于享乐,有战胜忧患的决心和毅力,才能进步成才;一个国家有忧患意识,才能不放松警惕,不断发展强大。由课文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使学生在分析课文中挖掘思想内涵,从而使学生形成敢于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品格,并且使所形成的品格在自己的学习中发挥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关乎其一生,相当重要。就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良好品格的培养。

  赵福贵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