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兮 当思之如狂——再论中学生听说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中国双语教育
  • 关键字:活动设计,外语,教学环节
  • 发布时间:2015-07-10 13:31

  【摘要】在英语要求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中,听说排在读和写前面,可见其重要地位。听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说则是语言输出的过程,输出有没有质量要看输入有没有保证。语言学习,当然应该是听说先行,而听说要想有突破,必须在平时花大力气。但是,不讲究方法只大量地听而不与说相结合,往往事倍功半。本文从如何上好每周一次的听力课入手,并提出了每天进行与当天所听话题相联系的”说”的练习,使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听力材料;听说;情景;交际

  在英语要求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中,听说排在读和写前面,可见其重要地位。听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说则是语言输出的过程,输出有没有质量要看输入有没有保证。语言学习,当然应该是听说先行,而在现实中,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且听力太差,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听说能力的发展远远落在了读写能力的后面,这不能应对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语言学习达不到对外交流的目的。而听说练习应该是一个scene activity(情景活动),当然只有在一种真实情景中才能获得更大收获,但在现实状况下,每次都给学生模拟真实的情景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缺失了最有利的提高模式!这也直接造成了学生听说能力方面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并停滞不前。在before listening(听前)这一环节,如果老师再预设不力,学生往往会对听力材料会感到很突兀而难以适应;在while listening(听中)这一环节中,由于平常英语对话练习少,学生很难置身其中,没有忘我的感觉;而对于after listening(听后)这一环节的活动设计更是很少,听完听力,对完答案听力材料就束之高阁了,所以往往在听后,学生们就已经停止了输入。而“听”“说”是不分家的,对于所听到的内容没有后续的口语输出练习导致了学生口语水平的低下,再加上中学生爱面子,怕说错“丢人”而更不愿张口,“说”的能力排在其它三种能力后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一门外语的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的不平衡发展是非常常见的,但这毕竟是一种不和谐,也不符合英语学习最本真的目的,因而英语教师还是应该尽量的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综合发展,尽量缩小各种能力间的差距,使其协调发展。这要求我们应着眼于平时,时刻注意“听”“说”的渗透,我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的:每周听说一课时和每节课中五分钟。

  【每周“听说”一课时——听力材料三利用】

  英语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独立的课时用于听说训练,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听力材料,一定要加以充分利用,细致设计。在听力教学中,图式可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示和形式图式三类。语言图式指听者所掌握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内容图示是指听者对所听材料的内容的知晓程度;形式图式是指听者在语篇、修辞、文体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情况。根据图示理论并考虑到学生听说练习真实情景的缺失问题,我们可采用the TS Amethod(情景教学)和TBL Tmethod(语言任务教学),即:Total Situational Ac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前者是一种完全真实情景模拟再现,它会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这正是“听说”所需要的;后者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任务的机会。

  一 听力材料第一用——关注

  知名语言学家David Nunun(纽南)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景创设和协作学习(背景知识和共享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我们在用好课本材料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对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并精心设计练习。既然背景知识在知识的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那我们就要有一个情景预设和铺垫的过程,在听之前老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来激发学生对听力话题的兴趣,使他们对将要听到的内容有所期待。同时,教师还应使学生学生们掌握一些听力的基本技巧,可总结为“四关注”:①关注材料中关键词;②关注对话所在语境;③关注说话人态度;④关注说话人语调;“四关注”之后,引导学生开始二次利用听力材料。

  二 听力材料第二用——跟读

  既然是精心选材就不要浪费,听力材料中的语言发音纯正,是难得的学习素材,如果不能练习全部,也要挑选比较好的段落,让学生反复跟读,然后与同桌操练对话,上台练习。跟读的好处一是能够进行正音训练。实验发现,一个学生只要能连续跟读模仿十段标准录音,其发音和语音语调就可能出现飞跃性的进步;而反之,学生语音语调的进步又会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跟读的另一个好处则是能培养语感,增强记忆。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反复跟读后会发现,一些单词、句型和习惯用法不用刻意去背就记住了,而且能脱口而出。

  语言专家的多次实验证明:一个人靠反复朗读死记硬背单词,只能保持短期记忆。通过听别人读,在脑子中形成图像,自己再有意识去记可以保持相对长时间。但这两种记忆单词方法均属于词汇低层次加工处理范畴,跟读句子和段落,把词汇放在语流中再加工就是对词汇的高层次加工处理。通过这种方式盘活已有词汇,保持长期或永久记忆。积累了大量词汇、句型和习惯用法,扫清了听力中最大的敌人,听力无疑就会大大提高。跟读这个过程对于纠正学生发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都很有必要,所以千万不能省去,否则,语言的学习便只有输入而没有了输出。如果想让学生们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就一定要让他们多接触纯真的、地道的英语,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去除自己的“口音”,练就纯正“美音”或“英音”。

  三 听力材料第三用——改编

  一般听力所选取的话题都是时尚的或有实际意义的,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不妨以此为契机,利用这些话题打开学生在英语课上很难张开的“口”,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语言阐述一下对这个话题的观点,因为之前有了一定的输入,学生们的输出应该是有话可说的。跟读有利于听说的提高,但它只是一种模仿,改编是用已知的知识输出自己的观点进行重建,它有利于求异思维的培养。听完一篇短文或对话,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把故事改变为对话,对话改成故事,重新组织思路进行表达,由模仿到创造,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就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听说”天天见——我的一点教学实践】

  鉴于听说的重要地位,我们再重视也不过分,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听说英语,我的做法是在每节课之前都会给学生留出大约五分钟左右的“English talk show”时间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我们知道,英语听说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情境性,那我们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鲜活的材料进行练习呢?其实,这些材料就在我们身边,现在大多数学校为了应对高考听力,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都是每天一次听力练习,这些练习都是仿照高考听力样式设计,里面的男声女声都是纯正的美音或英音,每段对话都是一个模拟生活场景。两个人就各种话题交流自己的态度、看法、评价、感受、计划及安排等,内容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工作。家庭、学习、旅游、休闲、社交、保健等各个方面,小到问路、退换货、约会、道歉等,大到环境、科技、未来等话题应有尽有。可以说,没有什么材料能在生活场景方面提供更为全面的材料。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真实情景再现的和地道的英语的输入工作,但在口语输出方面却没得到相应的提高,其中既有语言学习先输入后输出特点原因,也在于我们浪费了太多的优质资源。我们可将每天听到的对话选出几个常见的、实用的情景,每天进行5分钟对话练习,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将输入变为了输出。

  听力素材中的语言地道、纯正、时尚并且与生活结合紧密,对于这些材料,我们不仅要每天进行听说训练,还应该在听完之后,再回顾听力原文,往往还能发现其它的惊喜。我们很多同学在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时,往往感觉表达不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词不达意。这实际上大部分原因不是词汇量的问题,而是单词的活用问题,是词汇的驾驭能力出了问题。听力材料,往往用简单的词汇表达最丰富的交际内容,对这些材料再学习,可以使自己在词汇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为了早日摆脱聋哑英语,要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每天进行听和说的练习,对于听说,若能达到“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的程度,那英语学习中常见的“听”“说”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曾庆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