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成信息

  • 来源:中国双语教育
  • 关键字:草原,教学片段,课堂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7-10 13:26

  “生成”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一种化学反应;同时“生成”又可解释为一定条件下自然现象的形成。这两种概念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体现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成信息。课堂上的学习“生成”是学生与环境的作用下复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本质上是一种“再创造”。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等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手段是信息的传递与对信息的应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制定对策,成为课堂教学智慧的引领者,促进学生最佳发展。

  一 在质疑中捕捉理解信息

  生成源于质疑,质疑是教师捕捉信息的有利时机。课堂质疑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表层质疑生成的主要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知识和感受;深层质疑生成的主要是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和能力;联想质疑生成的主要是以运用为主旨的新情景和方法。质疑贯彻始终,生成水到渠成。

  例如《草原》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大家发现了吗?课文前面说的“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后面又说:“车子飞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学生马上读课文,不一会儿课堂里小手如林,个个面露喜色,急于发表自己的“发现”。)生:一开始刚进入草原,草原十分辽阔,一碧千里,走了一百五十华里后还是望不到边际,觉得车开得特别慢,所以课文用“走”。生:后来看到蒙古族人民那么热情,走了那么多的路,身穿节日的盛装来迎接他们,作者的心情激动极了,也就觉得车子开得很快,所以课文用“飞”。

  生:其实不是车子在飞,而是作者的心在飞。“飞”表现了作者激动的心情。

  “走”和“飞”在课文中是极平常的两个字,教师从中抓出了一对矛盾,以自己对课文的敏锐的感受,为学生的研究、探索创造了条件,使学生感悟到隐含在两个词语中的丰富而独特的信息,与作者产生了默契。因此,我们可抓住教材中貌似矛盾的地方,设置话题引发矛盾,引导争辩,求得理解,解决矛盾,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 在观察中捕捉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指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动态的课堂不仅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信息的传递场所,更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画面。

  例如在教学《猫》时,教师刚拿出小猫脚印,有位学生突然叫起来:“哇,这么难看,还像梅花?”这一超越预设与教学冲突的观察结果让教师措手不及──原本教师是想借图来感受猫的可爱。于是教师稳了稳心神,反问学生:“你们觉得白纸上的脚印像梅花吗?”学生都说没梅花好看。此时教师抓住契机借势引导:“既然猫脚印不好看,有时还让人感到脏,为什么老舍爷爷说它像几朵小梅花?”就这样将一个与文本冲突的问题,缩小成为一个与文本密切关联的生成点,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遵循引导的规律,将学生观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把这些稍纵即逝的“意外”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既可以回避“啊,这么难看,还像梅花?”这个已经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又让学生对猫的可爱有了充分感受,由衷地喜爱它,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这是一种平衡后的突破,更是一种突破后的生成。

  三 在讨论中捕捉隐性信息

  课堂小组的讨论是沟通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反馈信息的又一个方面。教师针对不同的内容,以问题提问的形式供学生讨论。隐性问题教师可以当场答疑,有的典型性问题,可以供全班一起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提供形式新颖的问题,就会促进学生更积极的讨论,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

  例如教学《詹天佑》这一课时,有学生质疑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进法”,他认为:既然中部打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工期越短。可其他学生不同意他的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不是竖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究竟打几口井?点应该定在哪儿?此时,学生情绪亢奋,正是探索的契机。教师牢固把握,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场所和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针对以上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师提示学生画示意图。学生将课文上的语言表达在示意图上,又将图示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知识达到了真正的内化,最后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可见,教者要善于捕捉在师生互动中闪耀出的创造火花,适时组织合作学习,通过纷纷发表不同意见,通过心灵碰撞,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交锋、碰撞、融合,从而生成新的认识。

  四 在练习中捕捉即时信息

  练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因此,如何在练习中关注学生的一些生成信息,是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例如在讲评说明文《鲸》关于说明顺序的练习题时,教师预设它不存在难点,但恰恰发生了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是时间顺序;有的学生猜测是空间顺序;还有的学生判断是逻辑顺序。理清说明顺序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梳理相关知识点的内容: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蚕茧到成虫的过程”等)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逻辑顺序:概括→具体、主要→次要、整体→局部、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结果→原因)……

  教师通过调控及学生回答后,可以获得有益的即时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填补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补充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列数字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等。教师根据这些得到的反馈消息,可以灵活地调整后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缺乏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轨”时,其实,在这过程之中生成的种种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信息都是可供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课堂信息,并灵活地根据课堂中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戴木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