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实践思考

  • 来源:中国双语教育
  • 关键字: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习方式
  • 发布时间:2015-07-10 13:12

  【摘要】本文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堂中,以期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而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总结出了几点方法体会:第一,巧用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巧用信息技术再现功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变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突破教学重难点;第四,利用信息技术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第五,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除此,笔者还通过实践总结出利用信息技术的两个误区:其一是要避免盲目使用信息技术,由“人灌”演化为“机灌”;其二是要勿入“万能”误区。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科;整合;实践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就小学数学课程来说,重点是学生认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必须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是传统教学上难以甚至无法解决的能力培养问题。

  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机整合,就应当扬信息技术之长,克传统教学之短,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直接瞄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笔者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 巧用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对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产生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历来是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要关注的问题。然而,兴趣和动机的出现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等的刺激,在数学课堂中巧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火车行走”、“乘坐电梯”、“摩天轮”、“拧转水龙头”等动画,三年级的学生对生动的小动画比较有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从而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活动中去;此外,学生在观看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过程中直观且生动地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轨迹,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直观印象,这时教师再进行深入的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二 巧用信息技术再现功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

  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应只是教学方法的改进,更应该是教学观念变革的实践,要尊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要进行知识的建构,首先学生应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能够自己搭建知识的脚手架,从而拥有更多的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原理性的东西光靠教师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的,学生更多的是进行记忆而非知识的建构,特别是针对小学生而言,思维更多的偏向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基本还不具备,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再现功能,运用多媒体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对知识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理解,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进行知识的建构,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进行“什么是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对周长的形成过程进行展示(对书本进行描边、对不规则的树叶进行描边等),让学生在直观上认识周长是怎么来的,认识什么是周长,接着再进行深入问题的探讨:如周长有什么特点?描出物体周长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不同物体的周长应该怎么计算得出?学生通过比较直观且生动的方式,认识了周长是怎样形成的,认识了周长的本质,因此,在进行更加深入问题的理解的时候就显得更加自然,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也能够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也更加能够对知识进行建构并以此拓展延伸,培养创新思维。

  三 利用信息技术变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往往是探究和创新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信息技术能够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它利用动态的图像演示,将静止的知识动态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无形的知识有形化,将繁琐的知识简明化,从而更好地对课堂的教学重难点进行直观深入的分析,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呈现知识,一些动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教师也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来呈现,而无论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教师未必能够将其动态过程科学地详细地呈现,学生也只能对教师的模拟进行“感受”和尝试理解,而如果我们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时候,通过大屏幕直观演示一个轴对称图形(例如正五角星)慢慢对折,直到边与边重合,接着再慢慢展开还原,将中间对折的折痕用红色虚心标出,使得学生明白,轴对称图形就是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而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而在讲解面积练习题时,有一道题为洒水车洒水的,知道洒水宽度,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求洒水车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这道题的主要考核的是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对洒水车洒水的运动并不理解,导致无法理解题目。

  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利用大屏幕模拟洒水车洒水的过程,并且把洒水的区域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洒水车的运动轨迹和洒水的轨迹,抓住这个问题的实质和重点,从而解决了学生的知识盲点,解决了教师教学的难点;同时也节省了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四 利用信息技术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当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时,学生才能发挥学习的主体性。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长短情况,因此,即便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动问题情境的设置,用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课堂刚开始给予的刺激往往很快就消失。

  而信息技术具有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和可控性等增强感官刺激的功能,教师可以利用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不断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其注意力,不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利用一些教学小软件和小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利用“抽签小助手”进行抽签提问,这时候全班同学的注意力立刻会被吸引,加上音乐的效果,大家的思想得到放松,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以此作为课堂的小小调味料。

  此外,在新课内容讲解完之后,利用一些与课程知识配套的flash小游戏,特别当学生答对的时候,立刻会发挥激励性的话语:“你答对了,真棒!”若打错了,也会有“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等激励性词语,这样既可以使同学们的思想得到放松休息,又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做题效率和思维能力,寓教于乐。笔者的实践证明,学生都很期待这种课堂小游戏,而且在玩游戏的时候,每个同学都非常的投入,思维转得比平时在纸质上做题要快得多,正确率也比较高。所以,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培养是有帮助的。

  五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课堂

  1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信息来源单一,而教材中的信息量极为有限,信息容易过时且脱离生活实际;此外,教师制作教具和学具都比较麻烦,花费时间多,制作数量有限,教具学具的精确性也比较低,且资源难以共享,这些都对教师的工作效率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所需要的信息量远远不够。

  此外,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科中练习比较多,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出动大大小小的黑板,在课堂上为了进行练习,会出现擦了板书而不断写上不同的练习的情况,而这样教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擦掉板书又不利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和小结;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又大大减少了课堂的练习容量,也给老师的工作增添了不少负担。

  而信息技术通过网页浏览、上传和下载等技术,则能够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丰富多彩且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真实感的素材以及多层次多类型的练习题,将练习在课堂中适当的时机通过大屏幕呈现给同学进行练习,教师再将一些重点问题的解决板书在黑板上,有效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且这些信息是及时更新和增值的。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大大增大了课堂的练习容量,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动画等,能够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开阔学生的数学探索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例如,三年级“欣赏与设计”一课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问题情境阶段:教师投影大量的利用“轴对称图形”和“平移与旋转”知识设计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图案,让学生进行欣赏并且分析其特点,从而将学生引入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世界,并提出本节课任务:利用“轴对称”以及“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设计图案,并且绘制出来。

  第二阶段为实践探究阶段: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图案的刺激之下,对本节课的任务有了比较具体和直观的感知,对所要设计的图形有了一定的概念,从而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图案的设计和绘制。

  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利用实物投影仪对各自所设计的图案进行展示分享,并且说出本组图案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的特点等,同学之间进行相互欣赏和评价,教师对其进行鼓励并适当点评。

  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气氛非常高涨,而学生设计出来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小组的学生设计出来的图案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料,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信息检索、鉴别和处理能力还很欠缺,所以还未能发挥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工具这个优势,也未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这个功能,这个仍需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具有与时俱进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教学质量,但是,笔者在实践中也发现,信息技术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呈现知识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利用应该做到适时适当,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内化的时间;而对于一些绘制图形的题目,教师仍需在黑板上亲自示范操作,而非一味地看图片和动画演示。

  总之,教学中要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必须准确把握使用的“度”,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教育改革,进而实现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华《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过程-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J〗.数学教学通讯(教师),2002(10):23-25.

  [2]陈以林《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J].基础教育,2002(189):264-265.

  [3]桑新民《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7).

  [4]张定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3(3).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7-27

  陈雁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