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资产管理与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文结合当前科研院、所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了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科研院、所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固定资产是货币资金以实物形态为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存在的,是单位和部门赖以生产和工作运行的基础。科研院、所的资产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或差额拨款物化形成的,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固定资产地位不可小觑。同时在实际科研活动工作中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开展科学实验、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省院合作中担当着基础性的支撑,其功能不言而喻。但是,如何管理好科研单位的资产,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的单位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和办法。但出发点都是相同的,就是管理好资产,为单位持续发展服务。我从事资产管理工作多年,有着不同的管理思路,愿与读者共享。现结合本单位实际就科研院、所资产管理谈几点看法。

  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特点

  我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是1957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的,现固定资产上亿元,其仪器设备分布在:一个实验中心、一个中试基地和65个专业实验室内,可谓是点多面广;从资产购置的年代看: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跨度超过半个世纪,可谓是年代久远;从单体资产价值看:从几百元到上百万元不等;

  从资产的形态看,现在的科研设备,一是便携;二是袖珍,这些特点方便了科研人员外出从事科研活动的需要,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就是资产进行盘点时可能会遇到科研人员将此仪器设备携带到野外做实验,从监管上带来了缺憾;还有就是现在一些高端的科研设备,具有其袖珍的外观、做工精湛细腻,功能强大,用途广泛等特点,但价格昂贵,列入固定资产后,部分使用人为了工作的便利,经常其随身携带,虽然为其工作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但也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可能。针对这些仪器设备的特点,要管理好单位的资产工作,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建立资产的全员管理机制,提升科研活动所需要的技术条件支撑

  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在其具体的工作中,每个人名下都占有和分管着或多或少仪器设备,尤其是分管重点实验室的部门和人员,其名下占有、分管的资产名目更多。因此,资产的管理不是一、二个人事,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资产的管理牵扯着单位的每个人,是整个单位的问题,要管理好单位的资产,需要上下一心,方方面面共同努力,这就是资产的全员管理问题。如何建立单位全员管理机制,是要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与此同时也要与单位财务规章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同步进行,是相辅相成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单位的资产管理提升一个台阶,把资产管理好。只靠单一的制度和规章,没有其他的制度相制约,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资产管理这个系统工程。

  制度的建立是以资产管理为前提,要建立适合单位情况,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要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但是,全靠管理制度,没有有严格的执行力,那也是纸上谈兵。实际工作中,如何落实和执行,这才是资产管理的落脚点和根本所在。所以,要落实好资产的管理制度,首要的一条就是齐抓共管,人人都是主人翁,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责任和管理意识,形成单位全员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三是建立单位领导为全面负责人,室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管理部门和使用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考核责任制;四是建立单位资产管理成效与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制度;五是单位的年终考核与资产管理效益相结合,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资产管理的难点和不足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的上述这些特点,是由其单位性质所决定的,。由于科学实验的需要,部分简易测试设备可能经常携带到联系过的工厂、企业开展小试、中试活动,其管辖的资产离开原有的存放地点,使之固定资产流动性大且无法有效跟踪流向,无形之中为固定资产的流失埋下隐患。

  固定资产具有流动性特点的因素存在,盘点不能有效开展,因此也无法及时发现账外资产,损毁资产、遗失资产等,更无法进行责任追究。

  保养、维护不到位,不及时,导致某些专业仪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却处于疲劳和“带病”工作。长期以往,设备不是报废就是报损,费用巨大,但个别研究室为节省开支或工作疏漏为由而忽视,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大减。

  固定资产利用率低,配置不合理。个别研究室在采购设备时,只考虑到好、大、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导致有些固定资产大部分功能用不到,有些则使用几次后长期处于闲置或搁置状态,更有甚者购入后,因课题结束便直接被闲置,利用率低下,造成严重浪费。

  管理人员难度大,人手少。不少单位资产管理经常是一个人,负责的是账面的资产名录,具体资产都分摊的了各个研究室的实验室内,由实验室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分摊、分片管理,资产的利用率程度不高。

  资产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

  建立共享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建立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平台,提高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以达到实现节约资源,创造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经常会同科研管理部门科技处进行会商,强化资产调配的权利,建立统一调配、协调使用、资产共享的管理机制。

  科研人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节约意识,充分利用好现有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产的潜能。增强单位部门、课题、研究室之间的合作与信任。

  建立有偿使用机制,进行课题、研究室间内部核算。

  完善管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跟踪管理。资金物化前,要有计划、有预算、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实施采购。资金物化后,要克服管理意识薄弱、重钱轻物思想的存在。

  现行的科研单位财务核算制度,由于不考虑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益,因此资产管理部门要克服盲目购置、重复购置、或购置后长期闲置,甚至浪费流失现象的发生。

  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针对上述提及的难点和不足,要做好科研院所的资产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问题就是,世界上就是怕“认真”二字,只要我们从基础做起,建立和健全单位的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管理习惯,加强制度的约束,平时不仅要有“婆婆”嘴,要多说,敢说,还要脑勤、腿勤、手勤、勤政廉政,刚正不阿,建议科研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进行资产的摸底排查。把“家底”搞清,不要拘泥于形式,防止资产的管理混乱,家底搞清就是要把所有资产进行分类排队,合并同类项,用数学的方式来管理单位的固定资产,把单位仪器设备的功能、用途、技术状况搞清楚,哪些是同类的,数量有多少?哪些设备的技术状态是好的,那些是需要维修的,那些是需要报废报损的,那些设备的利用率高,那些设备需要升级改造,只有这样在心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有充分的发言权,提出自己的见解。

  建立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依据国家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发的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制定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印发各部门,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依靠制度约束资产使用人的行为。包括资产配置标准体系、采购、验收登记、保管维护、定期检查、处置、资产转移报废、资产使用效益评价制度等内容。

  对于移动或者是便携式野外检测的仪器设备管理,建立资产流动登记制度,对于离开单位管理范围的设备或者是要迁出单位监控范围的仪器,要由实验室提出申请,逐级报批,跟踪流向,并要求其设备监管人给予反馈信息,反映设备的现状及其应用状态。

  加强责任心管理。做事情都要用“心”做,在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同样也是如此。把该做的事,认真踏实的完成每一件需要做的事情。

  做好单位资产的监管与查验。资产管理部门每一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实地查验,核实情况,查验设备的基本状态、运行情况、维护与保养情况,并对检查的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只有建立起健全、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果,促进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水平,进而达到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王金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