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经营之对外直接投资管理

  企业跨国经营的前提系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管理至少应包括投资机会的遴选、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财务管理等三项内容。其目的无非就是确保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成本最小化,从而实现跨国经营效益最大化。可以说,对外直接投资(FDI)乃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前提,后者系前者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跨国或准跨国企业当其具备一定的内部条件(实力),尤其是积累或筹集到一定的跨国经营资本时,接下来它所要面对的问题便是投向何处以获取最大的跨国经营效益。本文拟就投资机会遴选、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财务管理等谈点粗浅看法。

  投资机会(方案)的比选

  旨在利用影响投资项目收益与风险的环境因素,选择最佳投资机会。

  指标评估法。即根据跨国经营战略目标,设计出若干项可比指标,并采用加权的方法对各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最后选定最佳投资方案:

  市场潜力(权数=30%)--通过分析本企业产品或它国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者分析目标市场的收入弹性及价格弹性来判断该市场的潜力。市场潜力愈大,投资机会的可靠性就愈大;反之则小。

  融资条件(权数=20%)--主要包括有关投资期或经营期内所需资金的来源多寡、可得性之大小以及筹资成本的高低等因素。融资条件越好,投资机会就越佳;反之则差。

  创汇能力(权数=15%)--分析该项指标时,除了要考虑项目本身的外汇效果指标(换汇成本+投资创汇率+外汇汇回比例+净外汇流量现值),还应考虑影响项目外汇效果的外部因素,如东道国的外汇管制程度及利润汇回限制等。项目创汇能力愈强,投资机会的吸引力就愈大;反之则小。

  资源供应(权数=25%)--主要指东道国当地某行业中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土地使用、商业信息的可得性、稳定性及其供应成本等。资源供应状况越好,投资机会就越大;反之则小。

  投资鼓励(权数=10%)--主要指东道国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及措施,如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租借土地优惠、不要求当地股份等。一般来说,在其它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东道国的这种诱发因素越大,投资机会就越具吸引力;反之则小。

  除上述5项外,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以及贷款清偿期等亦可作为评估指标。

  收益风险指数评估法

  利用投资收益指数和投资风险指数对不同投资机会进行评估。首先,计算出投资收益指数(V=P*R/I),并据此对投资机会作初步筛选。既要考虑项目收益率,更要考虑项目成功率,而后者的大小又与投资风险的大小密切相关。

  其次,利用投资风险指数,对投资机会进行分析。省时又省力的办法是直接利用各类权威性的国际咨询机构的信息资料,例如美国汉纳公司(T、Haner)的‘商业环境风险指数’(BERI)、美国弗罗斯特与沙利文公司(FrostandSullivan)的‘世界政治风险预测’(WPRF)以及美国‘国际企业’公司的‘环境风险指数’(IER)等。

  最后,将投资收益指数与风险指数综合起来分析投资机会。根据自身的经营条件来确定可以接受的最低收益边界和最高风险边界,并且仅在此范围内选择投资方案,范围之外的投资机会可以不予考虑。

  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市场销售可行性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①分析将来所要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使用价值;②分析潜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特点;③分析当前或未来的竞争对手以及竞争状况;④分析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的替代品;⑤分析未来产品对母公司产品的挤出效应(取代程度);⑥确定未来产品的价格策略;⑦确定未来的产品发展策略;⑧分析销售渠道并确定未来的销售渠道策略;⑨确定未来的市场营销策略;⑩分析未来产品的市场容量(需求量);⑾预测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⑿预测本企业未来历年的销售量及其价格变化趋势。

  其中1~5项属于‘因素分析’,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外在需求因素;6--9项‘销售策略分析’,为可控要素;10-12项‘市场与价格预测’,取决于‘因素分析’与‘销售策略分析’二者的结合。

  生产可行性分析

  技术供应能力。确定本企业的现有技术是否适用于海外生产条件,若不适用,是否需要向其它厂家购进先进技术用于境外生产;或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研制新的适应当地条件的生产工艺。

  生产资源供应能力。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所需要的资金总投入;厂房征地面积大小及其征用成本;所需机器设备的种类、数量及其成本;(4)所需厂房等建筑物的大小及其成本;当地工业原料、能源(包括水、电)和其它非人力投入要素的利用程度、供应状况及其成本;从母公司进口的各项投入要素的利用程度及其成本;从别的渠道进口的投入要素的利用程度及其成本;(8)所在地的陆路和海上运输、码头港口及仓储设施。

  人力资源供应能力。主要包括:当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利用程度及其成本;当地人工成本(包括薪金、福利及其它费用开支);熟练工人的劳动效率与平均劳动生产率;职工培训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工会组织的影响力以及劳资关系。

  财务可行性分析

  预期效益分析。即在上述销售可行性分析和生产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将有关的‘支出’和‘收益’项目编制成预期的‘资产负债表’和预期的‘损益表’。

  资金供应能力。即依据预期的‘现金流量表’及预期的‘资金流量表’来测定投资项目在正常运转情况下未来每年需要从外部补进多少资金,以及这些资金来源的难易度,以便确定项目的融资方式--增加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或向银行贷款。

  税收因素。主要包括:税收种类及税率结构;税务上对折旧问题的有关规定;税收的优惠待遇;东道国与母国的双边税收协定。

  对外投资的财务管理

  对外投资的财务环境(影响因素)

  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指东道国通货膨胀对投资项目资产价值变动的影响以及对其生产和销售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外汇管制的影响。东道国的外汇管制措施必然会影响跨国企业的外汇资金的流动性。

  汇率波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合资经营的企业中,双方各自所占的股份比例(股权利益)发生变化;东道国的汇率变化会使投资项目的进口成本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投项目的生产经营成本。

  税制税率的影响。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税收制度与税率水平千差万别,因此在着手跨国投资前,跨国公司必须考虑它在东道国的投资资产的形式、结构及盈利的分配方式,以便在不违反东道国政府和本国政府的税收政策的前提下,使公司的整体税负减至最轻,效益最大。

  海外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估

  净现值法(现金流折现法)。将项目执行期内的现金净流量按一合适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各会计期的现值之和减去初始投资,便可得到该项目的净现值。本法要求NPV>0,越大越好。若净现值是正数,该项目可执行或考虑执行;若净现值为负数,则否决之。

  内部报酬率法(内部收益率法)。是使投资项目净流入现值等于初始投资额的折现率,即使NPV=0的折现率。

  返本期法。要求在标准期内收回全部投资,期限越短,项目越有投资价值。

  投资回收率法。该指标愈高,项目的投资价值则愈高。

  项目评估的调整

  对外直接投资,在同等条件下企业通常偏好于低风险的国家或地区。因此,对项目的财务评估,可考虑纳入各种风险因素对投资项目影响的分析,实践中大多采用对净现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来评估风险因素。

  调整折现率。即提高投资的最低应得收益率,在正常的资本成本或应得收益率之上再加上一定额度的假定风险报酬。所选取的折现率不仅要反映与项目类型和性质相关的特定市场力量,而且还要反映东道国特殊市场力量及风险因素。此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不足之处是无法区别项目寿命期内各阶段的风险程度,只好对项目整个寿命期的不同阶段实施无差别待遇,即给予同样的风险补偿。而事实上项目期限越长或者越往后,现金流量的风险就越大。

  调整现金流量。根据风险评估所获得的有关信息和结论,直接调整投资项目自身的估计现金流量,通常的做法是对项目估计现金流量给予概率价值或某种系数。在净现值分析中,可以通过降低投资期内估计收入或提高估计成本来纳入对更高风险因素的考虑。方法有三:概率流量法;平衡概率分析法;确定性等值法。

  工作单位:1 中石化国际事业华南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管理局有限公司

  朱劲 1 王坛远 1 罗健 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