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探讨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骨科,手术,血压
  • 发布时间:2015-07-31 14:39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创伤骨科行手术治疗患者126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疼痛管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3天疼痛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体化疼痛管理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中,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利于促进机体康复,对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护理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个体化疼痛管理 常规护理 创伤骨科 围手术期 疼痛控制

  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从受伤至创伤愈合均伴随着程度不同的疼痛感。疼痛是机体一种复杂生理、心理活动,其包括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痛反应与伤害性刺激作用机体而引发痛感觉[1]。剧烈疼痛不仅可带给患者痛楚,而且还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尿潴留等诸多并发症,对机体康复产生不利影响[2]。为了探讨降低创伤骨科围手术期内患者疼痛有效方法,本文选取创伤骨科行手术治疗患者63例,给予个体化疼痛管理干预,效果颇为满意,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创伤骨科行手术治疗患者126例,其中:男82例,女44例;年龄在18—72岁,平均年龄为42.6±11.7岁。患者创伤部位分为:上肢72例;下肢54例。排除标准:合并脏器损伤患者;昏迷患者。入选标准: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实验患者。将126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3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创伤部位)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相关数据具有较好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进行阶梯性镇痛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疼痛管理干预:(1)疼痛评估:患者入院2小时内,护理人员即按我院自行设计的疼痛评估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量表内容包括:评估时间;患者疼痛产生原因及性质;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评分;患者疼痛治疗依从性;用药状况等。(2)药物干预:根据患者疼痛评分情况,给予患者应用止痛药物治疗。第一,术前:对于疼痛评分1-3分患者给予口服帕瑞昔布、塞来昔布、萘丁美酮片等;对于疼痛评分4-6分患者给予应用羟考酮、曲马多等;对于疼痛评分7-10分患者给予应用吗啡、杜冷丁等。第二,术后:手术结束采用罗派卡因对伤口行浸润封闭治疗,再次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依此确定患者加用止痛药物种类:对于疼痛评分低于2分患者,不给予加用止痛类药物;对于疼痛评分值在3-4分患者,给予萘丁美酮片口服;对于疼痛评分5-6分患者,给予曲马多缓释片口服;对于疼痛评分7-9分患者,给予曲马多肌注;对于疼痛评分10分患者,给予杜冷丁肌注。(3)非药物措施:第一,尽量为患者营建一个较舒适、安静、整洁治疗环境:将室内温度与湿度设置在较舒适范围内;保证室内光线充足;间隔1小时开窗通风1次;尽量将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并减少燥音,以消除刺激疼痛发作的外界影响因素。第二,骨折初期将肿胀肢体抬高,使之处于外展中立位,并合理使用热敷、冰敷等方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患肢水肿程度,减轻疼痛感。第三,当患者有较明显疼痛症状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通过聊天、抚触、指导患者运用音乐疗法、呼吸调节法等方式,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医护人的支持,以提高机体痛阈值,减轻疼痛程度。(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特点,选择合适时机、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健康宣教,让其清楚疼痛对机体的危害,同时在病室内张贴面部表情评分图表及在床头悬挂镇痛小贴士,以强化患者无痛理念,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疼痛治疗与护理。

  1.3 评价指标

  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对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3天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3]:量表评分标准按疼痛程度依次为0-10分,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对两组对比数据进行处理,计数数据比较行卡方检验,并采用率表示;计量数据比较行t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将P<0.05确定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3天疼痛评分依次为:(3.82±1.75)分;(3.56±1.32)分;(2.68±1.21)分。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依次为:(5.72±1.68)分;(4.94±1.53)分;(3.84±1.37)分。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最为常见主诉症状之一,由于创伤与手术操作对机体造成的伤害、术后特殊体位与固定物应用、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因此在常见疼痛程度评估中骨科患者疼痛级别较高,已经越来越多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故探寻及时、合理、有效镇痛方法是骨科医护人员亟需解决问题[4]。

  本次研究观察组病例通过个体化疼痛管理,在疼痛评估基础上,合理选择镇痛药物,同时加用疼痛健康宣教、非药物镇痛措施等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3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创伤骨科手术患者采用个体化疼痛管理,可减轻患者围手术期内疼痛程度,更利于促进其机体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胡益.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初探[J].医学信息,2013,24(16):497-498.

  [2]张秋.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1(5):25-26.

  [3]彭丽.护理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05(9):354-355.

  禹红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