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礴发于热谷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增压器,旧金山,发动机,汽车
  • 发布时间:2014-12-30 10:05

  如同手表的核心是机芯一样,跑车的核心是引擎。

  AMG这次拿出的是全新4.0 V8双涡轮增压机器,也是在每缸0.5升排量指导思想下的第二颗高性能发动机。由于将两个涡轮增压器并置在两排汽缸之间的V槽内,美其名曰hot inside V。

  显然,这使发动机如握拳头一样紧凑起来,下部所占空间大幅度缩小,配上超级跑车常用的干式油底壳,发动机安装位置显著降低,使GT得到理想的低重心。

  同时,增压器与进气口的距离缩短了很多,新鲜空气能迅速得到压缩。再加上纳米光滑缸壁处理技术、锆合金耐高温缸盖、第三代压电喷嘴直喷系统,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赛道和手动换挡模式下,能提供跟自然吸气发动机极为近似的反应和线性输出。

  在旧金山附近的Laguna Seca赛道试驾能让人体会到这一点。除了出弯大直道从较低转速全油门加速,会感受到涡轮增压发动机特有的弹射式爆发力外,全程动力都相当线性。尽管以涡轮增压V8发动机来讲,GT S版510马力的功率显得有些保守,但实际加速的动力表现出色,甚至在一瞬间带给人些许“失重眩晕”的苗头。

  7挡双离合器变速箱受到普遍赞誉。通过对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通信的完全重新校正,从根本上提升了换挡表现和反应速度。在扩大了变速箱齿比分布后,涡轮增压发动机宽阔的峰值扭矩平台得到高效利用。赛道驾驶时换挡的及时和顺畅让人能把精力更集中于线路。基本上换挡拨片到达换挡触点时挡就立即换好了,而且动作很平滑。

  AMG毫不妥协地为GT设计了铝质前后双叉臂悬挂,发动机整体位于前悬挂的后面,形成前中置布局,而变速箱如同SLS那样与后差速器一起安装在后桥中部,通过一根极轻的碳纤维传动轴与发动机相连。按照纯粹前置后驱运动车的调校,在铝合金立体车身架构上用钢制作后备箱盖,用镁合金制作前唇,实现了47/53的理想前后重量比,而且GTS的整体净重仅1570公斤。

  在山路或者赛道上驾驶GT S,都不必谈论侧倾的问题,所要挑战的大约都是驾驶者本身对g值的承受能力,或者是对弯道的判断力。转向不足也谈不上,因为“弯道动态辅助”功能发挥作用——在转向不足即将出现之前就对弯道内侧后轮施加刹车力。该功能与3段式ESP联动,“AMG动态选择”模式越动感,ESP介入越少,弯道动态辅助越强。当ESP完全关闭后,转向不足几乎完全被消除。弯道动态辅助起作用时,驾驶者并无特殊感觉,因此,GT S过弯时你只是觉得轮胎好像有着无穷的抓地力,从不会发出尖叫。

  中控左列第一个旋钮就是“AMG动态选择”,除了常见的舒适、运动、运动+和竞赛等驾驶模式外,还有“个性化”选项。在这个选项里,可以对减震器、发动机、变速箱、ESP、排气管等进行单独设置,组成一套个性搭配并储存起来。在驾驶过程中,你还能通过两列中控按钮直接对ESP、减震器、变速箱和排气管进行单独调节,很便利。排气管有一路分叉,上面安装了电子阀门。打开它,就有一股排气不经过消音器直接排出,增大了音量,同时还会制造收油时的回火爆破音。在车内听起来雄浑有力,但赛道边上旁听时,还是过于低沉了,令我怀念起自然吸气的嘹亮。

  转向系统十分讲究。试驾的阳光黄色GT S选配了AMG动态加强包。“性能方向盘”由DINAMICA微纤维面料包覆,手感类似以前的反绒皮,但更细腻干爽。

  自适应速度感应运动转向机的转向比是可变的,兼顾低速灵活和高速稳定。关键是助力力度也可变,它不仅参照车速,还根据当时车辆的离心力以及选定的驾驶模式进行自适应调节,过弯时的手感非常精准自然,路感清晰而不粗暴。

  AMG强调,不论GT还是GT S,都是上得赛道下得街道。推荐GT S标配、GT选配的AMG RIDE CONTROL运动悬挂,就是自适应减震系统。每个车轮的减震器会依据车速、驾驶风格、路面和选定的悬挂设置单独实时自动调节。特别是舒适与运动模式之间的软硬跨度增大了。在市区街道舒适模式有了实际效果。

  惟独一点,开GT 时我不会觉得它轻盈敏捷。从4.55米的长度和略多于2.63米的轴距看来,它也就是辆紧凑三厢车的体型,但宽度达1.94米,车鼻极长,则是跟SLS如出一辙。加之当代的汽车由于对行人保护的要求,发动机盖比以往的同类车型升高不少。

  车道几乎填满,视野又比较狭窄,这使我在山路上需要更多时间和谨慎态度去适应,才敢放开驾驶。在城市中更是如此,预计不管是帝都还是魔都,用GT做日常交通还是会很劳神。

  其实前面说的技术、性能都是对它的先天魅力提供后天的支持。先天魅力就是——AMG GT是当今少有的漂亮汽车。我相信,它将作为一款设计经典载入史册并在日后成为收藏界宠儿。我承认它的尾部让人想起保时捷911,尽管只是味道相近。而熟悉经典中的经典300SL的人马上就会了然——GT的传承深远,只是中断日久罢了。在我眼中,GT是SLS设计上的高度完美化。以表面的圆润过渡代替锋利折线则使GT就像产自河床中的玉石籽料一样浑然天成,纯粹而精美。

  内饰更加出色,除了“瞬间征服所有人”外,其它叙述都已经多余。坐在车内十分舒服。双座空间相当宽敞,行李厢能放下两个高尔夫球包。掀背式尾盖取放物品便利。除了多媒体触控系统本该做得更好用外,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既然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因素都支持购买,那么就只剩下是不是买得起了。约95%的综合进口税是道大关。我不断打听价格,AMG老板托比亚斯·莫斯先生在闲聊的时候用商量的口气说了个数140万人民币。微博上的响应特别热烈而正面。为了不引起歧义,我根据德国售价简单估算了一下,还真靠上谱了!

  梅赛德斯-AMG GT S

  车身 双门双座跑车,长4546mm,宽1939mm,高1288mm,轴距2630mm,行李厢容积350L,油箱容积65L,净重1570kg,风阻系数0.365

  发动机 V型8缸,双涡轮增压,排量3982cm3最大功率375kW(510PS)/6250rpm最大扭矩650Nm/1750-4750rpm

  传动系统 前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后桥7挡双离合器变速箱,电子限滑差速器底盘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挂带稳定杆、防俯仰、电控自适应减震器、螺旋弹簧,电子调节齿轮齿条液压助力转向,前后内通风钻孔复合陶瓷盘式刹车,轮胎规格前265/35 ZR 19、后295/30 ZR 20

  行驶性能 0-100km/h3.8s,最高车速310km/h,综合油耗9.4L/100km

  价格 梅赛德斯-AMG GT S

  预计人民币170万元起

  梅赛德斯-AMG GT*

  车身 高1287mm,净重1540kg

  发动机 最大功率340kW(462PS)/6000rpm最大扭矩600Nm/1600-5000rpm

  传动系统 机械限滑差速器

  底盘 气压减震器,轮胎规格前255/35 ZR 19、后295/35 ZR 19

  行驶性能 0-100km/h4.0s,最高车速304km/h,综合油耗9.3L/100km

  价格 梅赛德斯-AMG GT

  预计人民币145万元起

  *仅为与GTS不同的数据

  梅赛德斯-AMG GT

  车评驾驶评价

  优点 造型设计出众,制造工艺极佳,空间良好,行驶舒适性良好,座椅舒适、支撑好,发动机强劲而顺畅,变速箱敏捷平顺,转向精准、路感清晰,悬挂稳健,驾驶乐趣很高,自动启停灵敏无震动,油耗较低

  缺点 视线略狭窄,功率输出稍保守,发动机声音低调

  上市时间 2015年上半年

  售价 梅赛德斯-AMG GT

  预计人民币145万元起

  梅赛德斯-AMG GT S

  预计人民币170万元起

  梅赛德斯-AMG GT S“Edition 1”

  预计人民币186万元

  竞争车型 保时捷911,卡雷拉S及以上版本,捷豹F-Type R,阿斯顿·马丁Vantage V8,奥迪R8中国市场分析性能无可挑剔,设计和工艺之精湛足以吸引大量潜在顾客关注。销售数量将只与售价有关。

  撰文:夏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