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狮的南非历险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安德鲁·马茨克,杰克·威科,Puma,汽车
  • 发布时间:2014-12-30 13:02

  在南非Babelegi,白发苍苍的杰克·威科为我们打开了Puma工厂的大门。站在他旁边的是当地人安德鲁·马茨克——目前工厂仅有的3名雇员之一。卷帘门似乎隔开了20年时光,车间里的状态看起来像是在很久之前就定格了。8辆处于不同制造阶段的汽车静静等在那里,还有3个底盘正在等候使用。

  行家能够立刻看出那些底盘来自大众汽车甲壳虫。当然,是早已停产的古典款式。底盘被从中部截开缩短了25厘米,然后装上玻璃纤维材质的流线型车身。许多年来,无论底盘和发动机来自哪款器官捐献者,Puma汽车的外观都没有发生过太大变化。车辆前部有些像法拉利275GTB,尾部则有欧宝GT的影子。由此不难判定,美洲狮出生于它们最受人青睐的年代。确切的说是1964年。而出生地在巴西。

  当时,赛车手格纳罗·马尔索尼和他的许多同行一样,希望得到一款性能可靠价格适中的赛车,但巴西政府高昂的关税封闭了市场。因此,他决定以巴西产DKW3=6汽车为基础,生产属于巴西的DKW-Malzoni跑车。很快,随着DKW在巴西停产,器官捐献者变成了大众汽车Karmann Ghia,它使用与甲壳虫相同的许多基础部件。也就在这时,DKW-Malzoni正式更名为Puma。直到Karmann Ghia停产,Puma以这种方式生产了数百辆轻型跑车。以整车方式在巴西销售,也以散件的形式销售到南美其他国家以及欧洲。

  最重要的海外买家来自南非。上世纪70年代,一位富有而任性的南非商人看上了这款车,在小批量进口整车之后,他开始了本地化生产。因为大众汽车不愿像在南美洲那样合作,一个听上去完全不靠谱的B方案诞生了:购买全新的甲壳虫汽车,拆出制造Puma的零件,然后将不需要的部分转卖或当做废铜烂铁处理。公司很快垮掉了,但按照杰克·威科的说法,前任老板对“飞机、女人和农庄生活的痴迷”才是公司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

  与前任不同,杰克·威科对这个品牌充满了热爱。早在1957年,这位原籍荷兰的工程师就与妻子一起移民来到南非,先后在福特和克莱斯勒等公司任职。Puma南非公司破产时,他收购了残存的资产,重新开始从巴西进口Puma跑车,并在1986年巴西工厂停产之后获得了该车的生产许可。1989年至1991年间,在南非总共组装了26辆Puma汽车。

  然而好景不长,当杰克·威科的生活因离婚而改变时,这座工厂又停工了。2006年,工厂终于再次复产。现在,他们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是老甲壳虫那无法逾越的排放障碍,这无异于封死了所有出口渠道。1.3升、1.6升和2.1升三款四缸发动机都是上世纪的产物,作为一款新车,它注定只能获得怀旧人士的关注。尽管如此,Puma跑车开起来的感觉并不差。

  曾驾驶过老甲壳虫的人会对仪表、排挡杆和竖直的踏板感到熟悉。1.6升发动机只有60马力,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别忘了它不需要负担跨级的轴距和配置。驾驶舱极为简陋,车身高度不足1.2米,整备质量只有750公斤。如果与同龄对手相比,Puma1 600GT的百公里加速成绩甚至要快过4汽缸的保时捷9142秒以上。灵巧而直接的响应会让习惯现代汽车的驾驶员恐慌,对于那些已经开始生活在回忆中的人,Puma则有返老还童的作用。驾驶它的时候仿佛时光都倒流了!

  一间破败的工厂和一位86岁高龄的老板,Puma的前途似乎不容乐观。杰克·威科看出了我们的担忧,他的回答坦率而风趣:“只要接到订单生产工作马上就可以开始。如果我不在了会怎样?放心,我真的没时间去死啊……”

  撰文:任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