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舒适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对癌症疼痛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药物镇痛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在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疼痛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睡眠质量,使晚期癌症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癌症疼痛;舒适护理;干预效果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状,多为中等至剧烈程度的疼痛,患者往往难以承受。癌症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痛苦,影响食欲、睡眠,也严重干扰患者情绪,加重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丧失生存的希望,甚至出现自杀念头,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本文探讨了对癌症疼痛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均有中重度躯体疼痛,研究对象剔除合并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精神或意识障碍、未成年人等患者。

  根据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患者40例,年龄34岁~75岁,平均年龄(56.45±10.54)岁;体重43kg~64kg,平均体重(56.12±11.36)kg;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肝癌12例、胃癌5例、乳腺癌14例、肺癌7例、鼻咽癌2例。

  实验组患者40例,年龄30岁~78岁,平均年龄(56.27±10.63)岁;体重42kg~66kg,平均体重(55.78±11.45)kg;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肝癌10例、胃癌6例、乳腺癌15例、肺癌8例、鼻咽癌1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性别、癌症类型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镇痛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按医嘱按时定量给予镇痛药物,做好用药期间的基础护理、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干预。尽量将患者安排在单间病房,营造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柔和。允许家属陪伴,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音乐,以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室内摆放绿色植物或鲜花,使患者心情舒畅。床单、被褥轻柔舒适,晚餐不宜过饱,忌饮茶,指导患者临睡前热水泡脚,以帮助睡眠[2]。

  护理人员仪表端庄、举止优雅、语言得体,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侵入性操作前向患者解释说明,充分尊重患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镇痛药物治疗的必要性,纠正对镇痛药物的错误认识。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练习,对疼痛部位适当按摩以松弛肌肉、减轻疼痛。对长时间卧床者定期协助其翻身,以防止压疮、褥疮的发生[3]。

  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时耐心地回答患者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信念和行为。在疼痛发作时安慰、鼓励患者,不随便议论病情,避免产生恶性刺激。发现行为过激的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并与家属共同安慰患者,避免自伤、自杀等风险[4]。

  指导患者家属做好生活护理,饮食宜清淡、可口、色香味俱全,以引起患者患者的食欲,使其尽量多进食以增加营养。每日帮助患者洗浴或擦身,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尽量选择柔软、吸汗的衣服面料,以保持舒适感。指导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多回忆美好的往事,憧憬今后的幸福生活,使患者树立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5]。

  1.3 评价指标

  1.3.1 疼痛程度

  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患者评价自身疼痛感,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痛。0~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得分越高,疼痛症状越严重。

  1.3.2 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PSQI量表由18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等7个因子,按0~3分计分,总分为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总分>7分者认为存在睡眠障碍。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VA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

  3 讨论

  癌症疼痛由于肿瘤病灶压迫、侵犯组织神经所致,多为持续性疼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部性疼痛,可定位。另一种为弥漫性疼痛,部位不清。疼痛是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晚期癌症患者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如何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达到身心最舒适的状态一直是临床医护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对晚期癌症患者有效控制疼痛对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护理学模式的转变,其服务的宗旨已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整体、个体化、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层面达到最舒适、愉快的状态,尽量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使患者达到最佳的状态[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癌症疼痛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睡眠质量,使晚期癌症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昌兰,李琼,谭敬华,等.舒适护理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37-39.

  [2]孔军.舒适护理干预癌症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8):203-204.

  [3]刘秀彦.舒适护理干预癌症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69-670.

  [4]王金平,王金艳,张李明.舒适护理干预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31):6734-6735.

  [5]胡珍,毛楠,邱丽霞.舒适护理在癌症晚期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93-94.

  [6]刘艳华,岳利群.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4):532-534.

  张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