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胰汤治疗慢性胰腺炎40例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清胰汤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自拟清胰汤随证加减治疗。结果:治疗显效23例,占57.5%;治疗有效15例,占37.5%;治疗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自拟清胰汤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自拟清胰汤;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胰腺炎为胰腺炎症性疾病,以胰腺实质发生慢性持续性炎性损害、纤维化及胰管结石或钙化等不可逆性的形态改变为其特征。与慢性胰腺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较多,酗酒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在我国胆石性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他有高脂血症,家族性,胰腺先天性异常,胰腺外科或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人多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吃油腻食物后感上腹部饱胀不适、腹泻。常因饮食减少而致体重逐渐下降,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腹痛”及“胁痛”的范畴。笔者自拟清胰汤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选取的对象与辨证诊治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40例病人,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9-57岁,平均45.3岁;最长病程为10年,最短病程为2年。最常见腹痛类型[1],多位于上腹部,有时为左上腹疼痛,疼痛性质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常因大量饮酒和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加重,取弯腰抱膝体位时疼痛可有所减轻,一部分病人可无临床症状。后期随着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下降,患者可出现消化功能障碍,上腹饱胀不适,食欲下降,厌油腻食物,营养不良,消瘦和脂肪泻等症状。临床上依靠胰腺五联征、胰酶测定,以及胰腺CT或腹部超声而确诊[2]。

  1.2 治疗方法

  自拟清胰汤:柴胡、枳壳、白芍、槟榔片各15g,桃仁、竹茹、茯苓、半夏、甘草各10g,白花蛇舌草50g,大黄5g蒲公英20g。临床随证辨证加减:症伴恶心呕吐者可加陈皮,砂仁、吴茱萸,淡竹叶;皮肤黄染者加茵陈,藁本,金钱草,胆草;湿热之邪瘀滞化火日久伤阴者加丹皮、赤芍,生地;有血瘀表现者加蒲黄、五灵脂;有血虚者加川芎;气虚较重者加人参、白术;夜间尿频淋漓不尽者加枸杞、山药。日1剂,每剂水煎取汁200毫升,100毫升日2次口服。服药时期禁忌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甘厚味,予易消化饮食,切忌暴饮暴食,14天为1个疗程。

  1.3 治疗评估

  治疗显效:无临床症状,腹痛消失,大便成形,无消瘦,酶学指标恢复正常,胰腺CT显示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无钙化及假性囊肿表现;

  治疗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腹痛偶有发作,大便次数减少,胰腺外分泌功能基本正常,CT显示胰腺体积轻度增大,无肾前筋膜增厚,主胰管清晰可见;

  治疗无效:规律口服药物及在严格控制饮食基础上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显效23例,占57.5%;有效15例,占37.5%;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2.1 典型病例

  张某,男,42岁,2012年8月1日初诊。反复腹痛、食欲不振,曾服阿托品、多酶片,熊去氧胆酸治疗无明显疗效。现患者脘腹胀闷,纳差纳呆,觉进食后上腹部饱胀难忍,腹泻日数次,进食后腹泻可加重,大便酸臭或伴有未予消化的食物,面色萎黄,肌肉瘦削,精神萎靡倦怠无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弱。治宜行气通络,除痞消积。处方:以自拟汤剂清胰汤为主方,随症加减在原方基础上加莱菔子、薏仁木香、茯神各20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禁食辛辣刺激性饮食,戒烟酒,防止腹部着凉。服药3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巩固疗效,继续口服1疗程后,经胰腺外分泌功能测定和胰酶指标测定已恢复正常。1年中反复对其随访,无复发迹象。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机体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脾虚湿盛,湿热之邪侵袭机体。湿热之邪反复发作故而伤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故本病因后天之本亏虚,导致湿热之邪乘虚而入,久病入络导致气血瘀滞,湿热壅阻,不通则痛。方中柴胡、白芍疏肝理气、柔肝止痛;枳壳、槟榔片行气止痛;白花蛇舌草、公英、大黄清热祛湿解毒,清肝经之火;桃仁活血化瘀;茯苓、甘草健脾化湿;消食;半夏、竹茹降逆止呕。诸药合用,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活血,以消胰腺之炎性病变,降低纤维化形成。

  参考文献

  [1] 徐专林,张亚琳.临床胰腺病学[D].郑州:河南医科大学,1989.

  [2]JMOuie,R,Bourgeon1The sphinct of oddi proc [M]13RDGasfroen-Terol Symp Nice,19761163-1741.

  [3]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外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16611.

  于丹丹 骆丽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