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中心血库建立与实施质量监管体系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县级中心血库,血液,质量管理
  • 发布时间:2014-10-12 15:02

  【摘要】2013年5月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该原则中指出血站服务模式要建立为“指控上收、服务下沉”,这是我国各级血站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地重要依据。本文在结合我中心血站服务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县级中心血站建立和实施质量监督体系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县级中心血库的发展给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县级中心血库;血液安全;质量管理;对策

  我国整个血站服务体系中血液中心有35家左右、中心血库有大约100家,中心血站最多,达到了300多家。2006年以来,《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管理办法》等强直性法律法规开始实施,各级血站也都开始着手建立符合自身条件以及以上法规的中心血库。本中心血库根据要求也建立起了符合本身实际的质量监管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本中心血库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其他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的血库建设的经验探讨了我中心血库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面临的问题

  1.1 资金的缺乏

  缺乏资金会导致血库建设时设备、献血服务以及环境和设施三方面的重要要素受到制约:采供血业务区域和行政区域没有得到区分,会相互干扰,业务区域的环境不达标,同时业务区域因为面积不够会导致分区、流程不合理;县级血库的资金一般都来自政府拨款,资金也比较少,虽然县级血库的业务量较少,但是资金无法支持相关仪器设备的落实,一般都存在着仪器设备以及试剂落后、缺乏、老化的问题;县级血库往往存在血液库存量的不足,血液紧急放行次数都会超过体系质量目标;县级中心血库的发展和县级医疗机构发展不协调,近几年县级医疗机构因为得到国际自助发展的比较快,其基础设施、设备仪器、配备的医务人员等等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也越来越多的引进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等,所以县级医疗机构的发展特别迅速,但是随着县级医疗机构发展而引起的临床用血量大幅度增加却不能得到保证。

  1.2 人力资源的缺乏

  县级中心血库是最基层的采供血机构,其在人员的配备方面和省市级的中心血站是没有可比性的,县级中心血库的任职人员学历水平偏低,而且很少有培训的机会,员工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水平都不高。

  2 县级中心血库设置条件

  根据《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县级采供血机构要按照中心血库、血站分支机构、采血处和储血处来设置,当设置在中心血站或者血液中心的中心血库难以覆盖一些县的时候,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批准设置一所在当地的县综合医院的中心血库。县级在建立本地区的采供血机构时要发挥积极作用,保证基层采供血机构的数量、人员、设备设施、质量以及服务。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临床用血的需求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保障血液安全,满足人民用血需求,实现国家血液工作的目标,要将重点放在县级采供血机构设置的原则和导向方面,而不是强调其限制方面。

  3 解决的对策

  3.1 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人力资源的整合方面要尽可能满足组织和人员要素的硬件需求,此时不仅要考虑尽可能在各种岗位配备有高水平专业人员,还要结合自身状况考虑人力资源的成本,尽可能让人员和岗位相适应,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打好基础。具体的做法有:科学设置相关科室,可以将血源管理、宣传招募和采血这三个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宣传和血液的采集,在这个部门的人员要接受宣传招募、血液初选等方面的培训;将血液制备、血液储存和血液供应三个科室合并为一个部门,负责这三个方面的工作,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接受血液制备、储存还有供应方面的业务培训;还可以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后勤、库房、财务合并起来,县级中心血库的业务量相对是较少的,将这些部门进行整合有利于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整个,也能解决县级中心血库因为人力不足难以分科室的问题。

  3.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县级中心血库同样需要建立、实施和监控质量管理体系,这个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全员参与,所有中层以上员工都要作为成员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和任务,然后小组成员将确定好的质量管理目标提交给所有员工进行讨论,县级中心血库确定的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且也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不能脱离实际,但也要保证本中心采供血的质量。

  3.3 加强培训

  中心血库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决定质量管理体系能否顺利建立并且能否起作用的基础,即使是县级中心血库,也要采取多种方式给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接受新的知识,增加员工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员工相关法律法规、各种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

  3.4 保证县级中心血库和医疗机构发展地协调

  向政府部门申请对中心血库的投资,申请建立专用的采供血区域,保证采血环境的安全、卫生、舒适,申请资金补充和更新仪器设备,以满足人们的血液需求;对长期需要大量输血患者可以采用预约用血的方式,安排专人负责审核确认,然后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规范严格进行血液的发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的通知[Z].卫计生发[2013]23号.

  [2]孟庆丽,安万新,梁晓华,等.关于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献血点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13,1(26):20-2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04-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S].2005-11-7.

  邓露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