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尿液检验,尿沉渣
  • 发布时间:2015-12-10 09:43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采集的200例尿液标本,分别给予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尿沉渣检查和尿常规检查的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阴性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符合率分别为96.0%、98.5%、97.5%,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检查和尿常规检查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两者不能相互代替,临床检验中应有机结合两种检查,进而让尿液检验准确率提高。

  【关键词】尿液检验;尿沉渣;尿常规;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28-01

  传统尿液检查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进行尿沉渣检查,操作虽然繁琐复杂,但是却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尿液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尿常规检查比较简单、快捷,但是检验方式的局限以及外界因素的干扰,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1]。本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采集的尿液标本200例,对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采集的200例尿液标本,男106例,女94例;年龄6-68岁,平均年龄(32.6±4.2)岁。

  1.2 方法

  尿沉渣检查:采集新鲜晨尿10ml,将尿液混匀后滴在载玻片上,并盖好玻片。首先利用低倍镜观察整体情况,之后在利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和管型,认真记录观察结果;选择新鲜尿液进行5分钟的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每分钟1500r,离心后缓慢倒出上清液,选择沉淀物进行涂片镜检,采用低倍镜和高倍镜分别对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的分布和形态进行观察记录。

  尿常规检查:采集新鲜晨尿并将其混匀,利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11项检查分析。在尿液检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说明书来完成,同时加强全程质控。对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另外对两种检查结果综合后的符合率进行观察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检验结果分析

  尿沉渣检查和尿常规检查的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阴性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2.2 两种检查方法检验结果比较

  对尿沉淀和尿常规检查结果综合后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符合率分别为96.0%、98.5%、97.5%,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的作用机制不一样,检查特点也有所差异,所以如果相同标本采取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所得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在尿液检验中如果尿沉渣检查为阳性、尿常规检查为阴性,则可能是因为尿蛋白水平上升所引起的;如果尿沉渣检查结果为阴性,尿常规检查结果为阳性,则是因为尿液放置时间较长而引起的[2]。

  利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部分生化指标的检查工作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能让检测时间缩短,让临床检验工作的效率提高,让检测范围扩大,表明尿常规检查的主要特点为操作简单、方便等;然而在应用尿液分析仪期间,所使用的检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会对尿液的颜色、性状造成影响,进而发生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现象;除此之外测试试纸的敏感度、规格等也会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3]。

  尿沉渣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特殊显微镜法、混匀滴尿法以及离心玻片法等,离心玻片法具有较大的随机性,进而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特殊显微镜法检查不用离心,不会破坏细胞成分,因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而混匀滴尿法没有离心尿液,所以具有较低的检出率。临床研究发现,在现阶段的临床尿液检查中,尿液检查的假阴性和假阴性几率越来越高,尿沉渣检查的操作繁琐、复杂,临床检查的工作效率不高;而尿常规检查则会因为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假阴性和假阳性。在尿液检查期间,应该对检测试纸的质量进行认真筛选,让尿常规检查的结果准确性得以保证;如果尿液检查结果为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均为阴性,则不需要对红细胞和白细胞进行镜检,如果样本的检查结果存在疑虑,则应进行尿沉渣检查,防止出现漏诊和误诊。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沉渣检查和尿常规检查的红细胞、尿蛋白、白细胞阴性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尿沉淀和尿常规检查结果综合后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的符合率分别为96.0%、98.5%、97.5%,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结合尿沉渣检查和尿常规检查,能对尿液样本进行有效筛查,进而让漏检发生率降低。

  总之,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检查和尿常规检查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两者不能相互代替,临床检验中应有机结合两种检查,进而让尿液检验准确率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敏,李新玲.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79-80.

  [2]刘元基.尿沉渣与尿常规检验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4051-4052.

  [3]赵恒丽.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6):1681.

  李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