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心律失常,急诊
  • 发布时间:2015-12-10 09:58

  【摘要】目的:本文就急诊治疗采用不同药物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方法:选自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三磷酸腺苷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转律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转律时间快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急诊治疗中,应用三磷酸腺苷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快速转律,且安全性高,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34-0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 Smalsupra Ventricular Tachycarelia,PSVT)是临床急诊科的常见疾病,具有阵发性、发作快速、规律性的异常心律失常[1];该病以发病凶险、病情危急为特点,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为探究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对于我院近两年所收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分别给予三磷酸腺苷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结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及数据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共90例,均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依据心电图检查被确诊。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均在23--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5.8)岁;发作至就诊时间为(6.0±1.8)h,首次发作29例,多次发作16例。参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均在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6.1)岁;发作至就诊时间为(5.8±1.7)h,首次发作31例,多次发作14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具有知情权,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可配合治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入急诊科后,均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等常规急救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三磷酸腺苷治疗,依据患者病情给予10-15ml药液静推给药。参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将35mg的药物与25ml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推注给药,如果患者未出现逆转,间隔10min可再次推注,药物剂量与首次推注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转律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咳嗽、恶心呕吐、胸闷以及低血压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n,%)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PSVT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转律时间

  经急诊治疗,实验组中有43例患者成功被抢救,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5.56%(43/45);参照组中有33例患者成功被抢救,参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3.33%(33/45);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的转律时间为(1.02±0.45)min,参照组患者的转律时间为(25.46±9.82)min;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PSVT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抢救期间,实验组患者共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参照组患者共有9例发生不良反应,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9/45),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发作因素多是由折返激动引起,也有少数患者是由触发活动、自律性增加所致[2]。PSVT是以头晕、心慌、四肢乏力以及心绞痛等为主要症状,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三磷酸腺苷的根基是次黄嘌呤核苷酸,属于高能化合物,临床上常用于补充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对于PSVT的治疗,可以通过房室结、窦房结、心房肌的负性变时、负性肌力以及负性变传导等作用于心脏[3];ATP半衰期较短,如果患者用药后未达到理想效果可以再次用药,其转律时间较短,有利于PSVT患者抢救[4],尤其是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比较繁重,使用转率时间快的药物更利于病情监护。普罗帕酮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良好的膜稳定作用,还可抑制竞争性受体结合,减缓人体的心肌兴奋性[5],具有较高的转律成功率,但对于部分患者难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三磷酸腺苷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抢救成功率、转律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充分说明三磷酸腺苷治疗PSVT的优越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三磷酸腺苷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转律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利军,张秀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4):148-148,149.

  [2]宋毅,戴培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5):142,144.

  [3]曾益华,张世杰,胡爱民等.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2011,06(9):1056-1057.

  [4]徐彭杰,徐朝霞.维拉帕米脉冲式静脉给药在急诊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应用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22):73-74.

  [5]林维茂,刘捷安.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8例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3(10):151-152.

  赫留党 李长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