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肺结核盗汗的临床效果观察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沙参麦冬汤,肺结核,盗汗
  • 发布时间:2015-12-10 10:09

  【摘要】目的:探究沙参麦冬汤合并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肺结核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盗汗患者(2012年11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结核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其治疗的显效例数为37例(74.00%),对照组患者经常规的抗结核方法治疗,其治疗的显效例数为21例(4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肺结核盗汗患者经治疗后,其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沙参麦冬汤合并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肺结核盗汗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沙参麦冬汤;玉屏风散加减;肺结核盗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40-02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名词,主要是指患者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在入睡之后异常出汗,而醒后汗却停止的一种病症[1],而肺结核盗汗却是结核病中毒的症状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对100例肺结核盗汗患者实施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种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盗汗患者(2012年11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治疗组(50例)。

  对照组肺结核盗汗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7例,占54.00%,女性患者有23例,占46.00%,年龄在18岁~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1±10.57)岁。

  治疗组肺结核盗汗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0例,占60.00%,女性患者有20例,占40.00%,年龄在20岁~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7±10.28)岁。

  对比对照组以及治疗组肺结核盗汗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结核治疗。

  治疗组:应用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进行治疗,即采用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0g、桑叶6g、黄芪30g、白术10g、防风10g、麻黄根10g、白芍15g、甘草6g、煅龙骨30g等煎熬而成,其中,用30g煅龙骨打碎,加入800毫升的水,之后煎熬30分钟,然后再加水500毫升,加入上述药材进行煎熬,等到汤药在200毫升的时候,即可以停止。每天一剂,每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 评价指标

  通过治疗后,按照两组肺结核盗汗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显效与有效水平作为治疗有效的判断标准。

  显效:盗汗现象基本已经消失。

  有效:盗汗现象明显已经减少。

  无效:盗汗现象并没有出现任何好转,且部分患者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p<0.05,则认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肺结核盗汗患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通过对100例肺结核盗汗患者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有2例患者发生消化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4.0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有7例患者发生消化不良反应,有4例患者出现呕吐、头晕反应,占总例数的22.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相关文献表明[2],肺结核疾病是因为肺部受到了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一般为咳嗽、盗汗、潮热等。临床上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一般以抗结核的药物为主,其效果虽然比较好,但疗程比较长,毒副的作用比较大,很容易会让患者产生耐药性[3],从而导致部分患者治疗的效果不好,甚至是没有丝毫效果。

  而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对100例肺结核盗汗患者实施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45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00%(3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11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肺结核盗汗,其药方主要为沙参、麦冬、玉竹、桑叶、黄芪、白术、防风、麻黄根、白芍、甘草、煅龙骨等[4]。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主要以润肺生津、益气固表为主,佐以清虚热,治疗效果显著。其中,沙参可以滋阴降火、清肺养阴、益气生津;麦冬是一种清润的补品,能够清心降火、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玉竹可以滋阴润肺;桑叶敛汗;黄芪具有益气的功效,可以治疗气虚血亏症状;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甘草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此药方能够清肺养阴、益气生津,还可以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5]。同时,煅龙骨镇安精神、盗汗自止,佐药防风疏风解表,与黄芪、白术使用,具有益气散邪的功效。因此,上述药物联合使用,扶正祛邪,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肺结核盗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沙参麦冬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肺结核盗汗,毒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肺组织的恢复[6],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华栋.玉屏风口服液治疗肺结核盗汗60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0,39(16):791.

  [2]刘景阳,梁建琴,王金河等.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误诊为肺结核1例[J].山东医药,2010,50(52):47.

  [3]马建英,傅月美,吕聪燕等.中药参麦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肺结核盗汗30例[C].//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778-778.

  [4]黄婷婷,李闻.肠结核合并肺结核气管纵隔瘘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32(1):58-59.

  [5]李振魁,张东杰.肺结核原发综合征3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142-1143.

  [6]严宇仙,王谦信.牡蛎散加味治疗肺结核盗汗患者32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6):613.

  于剑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