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护理干预,骨科,术后疼痛
  • 发布时间:2015-12-10 10:3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8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止痛,另48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6h、1d与2d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行护理干预,缓解了术后疼痛,改善了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科;疼痛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51-01

  疼痛作为独特的主观感受,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出现的,主要包括心理、生理及环境等。当机体受到伤害时,则会发出疼痛警告,长期的、剧烈的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制约着其康复效果。骨科患者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减轻疼痛的影响,保证手术疗效,应积极开展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本文探讨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以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4例,女42例,最小19岁,最大53岁,平均年龄(37.3±1.5)岁,骨折类型:四肢骨折32例、盆骨骨折23例、脊柱骨骨折27例、其他骨折14例。纳入标准:①均行骨科手术治疗,手术切口约15cm,手术时间约1.5h;②均采用全麻;③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无意识障碍。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止痛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

  1.2.1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的相关情况,让其了解疼痛产生的原因、评估疼痛的方法及止痛的具体手段等,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告诉患者术后疼痛属于手术的正常现象,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如:分散法、药物止痛法、物理治疗等,以便于减轻患者疼痛。

  1.2.2 心理疏导

  骨科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恐惧与紧张等,其心理状态直接其术后康复,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经济情况、受教育程度等,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与交流,利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读书、听音乐等,使患者的焦虑、抑郁与紧张等负面情绪逐渐消除或缓解。

  1.2.3 饮食指导

  骨科患者术后由于精神状态欠佳、进食困难等,制约着康复效果,因此,术后应指导患者饮食,尽量食用清淡的食物,保证饮食的丰富性、合理性,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2.4 日常护理

  术后患者应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行主动、被动活动,通过局部按摩,减轻术后疼痛;保证病房的安静、整洁与清新,对病房进行定时的消毒、通风与打扫。

  1.2.5 出院指导

  患者应根据医嘱,定期复诊,并明确相关的注意事项,如果出现状况,应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

  1.3 疗效判定

  术后6h、1d、2d、3d,根据数字疼痛分级法[1]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术后6h、1d与2d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疼痛属于反射性机制的一种,它实现了机体的自我保护。骨科术后疼痛是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出现的,主要包括心理、身体、护理等,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便是手术创伤[2]。术后疼痛作为主观反应,常伴有生理、情绪与行为反应,受心理状态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会出现一定的改变[3]。特别是在剧烈、长期、急性疼痛情况下,患者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等,对临床疗效、康复效果均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进而保证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组探讨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其结果为研究组术后6h、1d与2d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生活护理及出院指导,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疼痛程度相对较轻。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实施后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杭景.综合性护理干预缓解骨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6):68-69.

  [2]张留巧.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影响[N].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3):341-343.

  [3]李花.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218-219.

  王媛 郭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