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C-反应蛋白与血沉在肺部感染诊断中比较研究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C-反应蛋白,肺部感染,血沉
  • 发布时间:2015-12-10 12:00

  【摘要】目的:分析肺部感染的诊断方法中,血沉与C-反应蛋白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部疾病患者共180例。其中发生感染者120例,无感染者60例。另选体检健康儿童60例。分别作为A、B、C三组。以C组作为参照,对比A、B两组血沉和C-反应蛋白、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变化。结果:A组在N、WBC、CRP以及ESR等指标方面均高于C组;A组N、WBC、CRP三项指标高于B组;B组CRP和WBC指标高于C组。上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ESR水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的诊断过程中,血沉状况和C-反应蛋白状况,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沉;肺感染诊断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94-01

  为了提高肺部感染的诊断准确率,把握治疗时机,防止抗生素的盲目使用状况,故而本次实验,对C‐反应蛋白与血沉在肺部感染诊断中的效用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到2015年1月期间的小儿肺部疾病患者共180例,将其中发生感染的120例作为A组,年龄在1-10岁之间,平均(5.2±1.3)岁;未发生感染的60例作为B组,年龄在2-11岁之间,平均(5.3±0.8)岁;另选体检健康儿童60例为C组,年龄在1-12岁间,平均(5.6±1.2)岁。

  1.2 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A组中纳入肺部啰音、发热、炎性病变患儿;血培养呈阳性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存在军团菌等病原体的患儿;存在气急、气促情况、残气/肺总量增加的患儿。B组中纳入非感染性小儿肺部疾病患者。

  排除标准:A、B两组中,均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的患儿[1]。

  实验符合伦理委员会标准,三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实验前,由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A、B两组患儿在入院1d内,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其C‐反应蛋白和血沉状况。收集两组患儿痰液,并进行实验室培养。对两组患儿均以X线,检查其肝、肾功能状况。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动脉血气状况,以及电解质情况。记录两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与白细胞数量。对C组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将A、B两组检查所得的指标与C组向对比。

  1.4 评定标准

  以C组各项指标数值为参照,对A、B两组中,血沉和C-反应蛋白状况进行对比分析[2]。

  1.5 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数据以SPSS19.0软件处理,对数据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A组在N、WBC、CRP以及ESR等指标方面均高于C组;A组N、WBC、CRP三项指标高于B组;B组CRP和WBC指标高于C组。上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ESR水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沉又称红细胞沉降率,是指血沉管内,凝血下沉的速率。血沉指标数值高,则代表红细胞之间,具有越强的聚集力,所以对血沉的检验,能够充分反映出人体红细胞间的聚集性,以及各部分脏器的健康状况。

  在一些因慢性或急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中,通常都会伴有纤维蛋白原改变,以及血浆球蛋白的变化。这些因感染而出现异常的蛋白,会参与到血循环中,从而提升血沉速度。然而,女性在妊娠期和月经期内,出现贫血状况时,也会导致其体内血沉加快。所以,血沉指标,只能对一些疾病进行特异性检验,而无法作为一种独立的诊断方法。

  C‐反应蛋白,由人体免疫机制所产生。通常在人体遭受到组织损伤,或者发生炎症时,会使血浆中急性蛋白快速升高,从而调理因感染而造成的机体损伤,并充分的激活人体免疫功能。该指标具有极高的灵敏性,一旦人体发生相关的异常状况时,其指标水平能够超过正常状态时的2000多倍。对于各种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本次实验中,以C组正常人体指标作为参照,对比A组感染类疾病患儿与B组非感染类疾病患儿,在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状况。实验结果表明,A组患儿中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C组正常水平,说明血沉与C‐反应蛋白,在肺感染类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提示效果。而B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方面均高于C组正常值,说明上述三项指标,在感染与非感染类肺部疾病中,都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而B组血沉指标,则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这表示,在非感染导致的肺部疾病中,血沉指标的变化量不明显,其诊断意义不大。

  A组C‐反应蛋白指标,显著高于B组,即C‐反应蛋白对于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敏感程度较高。而A组血沉指标,高于B组,然而差异并不大,表明血沉对感染性肺炎,和非感原因所导致的肺部疾病的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

  根据相关报道指出,C‐反应蛋白在肺部感染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最为理想。本次实验结果与报道相同[3]。

  综上所述,在肺部感染的诊断过程中,血沉状况和C‐反应蛋白状况,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而以C-反应蛋白的诊断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卢太新,黄生金.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的改变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1(4):101-103.

  [2]沙涛,易金宏.C-反应蛋白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4(10):962-964.

  [3]蒋连保,廖运学,黄小都,等.血沉检测在急性心包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6):107-108.

  李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