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者临床护理对策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湿疹,痤疮性皮肤病
  • 发布时间:2015-12-10 10:32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湿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湿疹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全面护理。结果:两组护理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湿疹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湿疹;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53-01

  湿疹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痤疮性皮肤病,其发病率可高达30%左右,这一疾病的病理机制往往比较复杂,其主要的致病原因便是炎性反应,患者的症状主要是瘙痒性丘疹、皮疹以及红斑结痴等[1],会对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深入地分析湿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特开展本次研究,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8月~2014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湿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为23~64岁,平均年龄为(43.3+2.4)岁,病程为6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2+0.3)年;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为25~66岁,平均年龄为(43.5+2.5)岁,病程为5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4+0.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是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以及常规健康宣教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全面护理,其内容包括:

  1.2.1 心理疏导

  湿疹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在长期的疾病的折磨下,患者容易出现焦躁、紧张、绝望等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地听取患者的主诉,以便于及时地掌握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诉求,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引用临床治疗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2.2 生活护理

  要注意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病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25℃左右)和湿度(60%左右),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告知患者勤换衣物以及床单、被褥,且其湿疹部位要始终保持清洁与干燥;注意对患者的体温和湿疹部位进行全面观察;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执行相关的护理操作前要落实好洗手制度;重视隔离防护工作,病房内要严格限制探访的人数,以减少室内的细菌数量。

  1.2.3 皮肤护理

  要注意分析患者的可疑致敏病因,并要评估其过敏原;嘱咐患者避免用指甲使劲儿抓挠瘙痒部位,告知其可以使用温水对痛痒部位进行冲洗,嘱咐患者避免穿紧身衣服,以免磨损皮肤[2];定时为患者换药,并且护理人员的动作要轻柔,护理工作中不可使用使用胶布,以免造成皮损;严格遵照医嘱给予外用药物,针对红斑或者丘疹等病症的患者,需要遵医嘱给予粉剂以及洗剂;而针对水泡或者糜烂患者,则需要使用适量的水溶液对其湿疹部位进行湿敷[3]。

  1.2.4 健康指导

  患者的饮食要坚持清淡原则,并要鼓励患者多喝水,多食新鲜的蔬果,嘱咐患者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海鲜等刺激性食物,嘱咐患者及时地戒除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告知患者要尽量地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地停留;告知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使用ADL量表[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中包括患者的局部瘙痒的发作情况、严重程度、患者的睡眠情况和饮食情况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

  1.4 疗效判定标准[5]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皮损基本消失,或者其皮损面积有85%及以上的消退;好转: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且其皮损面积有60%~84%的消退;无效:治疗后,症状和皮损面积无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

  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3.2+3.3)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8.5+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湿疹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的病程较长,且往往伴有瘙痒、疼痛以及红斑甚至糜烂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6%,生活质量评分为(73.2+3.3)分,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2%,生活质量评分为(58.5+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原因在于,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病情,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指导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所以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治疗与护理效果[6]。

  本研究提示,在湿疹患者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善会,朱启梦,史丙俊等.湿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104‐1106.

  [2]何小平.婴幼儿湿疹的护理与健康宣教[J].上海护理,2013,13(3):54‐56.

  [3]向琴,冯亚兰,徐晓芃等.臭氧水疗仪结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湿疹皮炎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5,(6):1237‐1238.

  [4]姚亚春.中药湿敷治疗湿疹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7):104‐105.

  [5]达芬.婴幼儿湿疹的预防与护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4):182‐182.

  [6]田贞.新生儿湿疹的护理和预防[J].中国医疗美容,2015,(3):162‐163.

  杨丽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