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手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优化设计方案治疗的安全及可行性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胃肠疾病,胃肠手术
  • 发布时间:2015-12-10 09:46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胃肠手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优化设计方案治疗的安全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胃肠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胃肠手术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和传统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评价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评价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胃肠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治疗,能够巩固和提高胃肠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胃肠手术;优化设计方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29-01

  在临床诊疗中,胃肠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外科手术的使用频率较高。本院临床人员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肠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胃肠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胃肠手术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50例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在47~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1±4.37)岁。传统手术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47~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51±4.1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较为接近,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手术组

  给予患者传统胃肠手术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h禁饮;术后当日清晨放置胃管,患者在麻醉成功后,放置尿管、引流管[1]。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前后拔出引流管、胃管,从流食到普通饮食工作;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和静脉补液。术后3d视情况下床活动,促进肠胃蠕动。

  1.2.2 快速康复外科组

  1.2.2.1 术前干预

  简明扼要的向患者和家属手术的名称、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签署知情同意书,消除患者及家属对外科手术的疑惑,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前不禁食禁饮,手术前1日晚使用12.5%含糖饮料800ml,术前2~3h再加饮400ml[2]。术前不给予肠道准备工作,不使用术前的麻醉药、不给予留置胃管和尿管等。

  1.2.2.2 术中干预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合理调整手术室内的温度(24~26摄氏度)和湿度,使用温控床垫,避免患者受凉;建立静脉输液渠道,确保输液畅通。皮肤消毒液、静脉输入液体及腹腔冲洗液应进行加温操作,使其接近体温37摄氏度。雅阁控制输液量和盐水输入,控制补液不得超过2000ml[3]。

  1.2.2.3 术后干预

  术后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24~72h,不适用鼻胃管减压引流,不留置尿管;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留置尿管于24~72h拔出。术后24h后可进食流质食物,且逐渐向普通饮食过度。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活动四肢,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尽早下床活动[4]。

  1.3 对比指标

  本组对照试验的对比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对比方法采用X2检验,使用(n,%)进行表述;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采用t检验,使用均数±平均数(x±s)表述;以0.05作为检验的水准,可信区间范围是95%,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评价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评价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是指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给予手术患者围术期系统优化治疗及护理干预,以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心的快速康复[5]。本院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肠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治疗,通过术前干预、术中干预、术后干预等手段来促进患者的有效康复,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从本组对照研究的结果上看,快速康复外科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评价指标上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快速康复外科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临床评价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将快速康复外科优化治疗方案应用于胃肠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治疗,能够巩固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6]。

  【参考文献】

  [1]程黎阳,谢正勇.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下的创伤救治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2,01:76-79.

  [2]王雅琴,宁宁,何凌霄,叶霞,吕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进展[J].华西医学,2012,01:155-157.

  [3]程黎阳,谢正勇,戴观荣,赵为国,康慧鑫.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胃肠手术的安全性评估及个体化原则[J].实用医学杂志,2012,01:14-17.

  [4]韩伟,颜冰,孙兴,张志哲,苏泽,冯关荣,周瑞仁.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微波优化设计方案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2012,10:1287-1290.

  [5]薛盈川,陆薇.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腹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护理,2010,05:70-73.

  [6]易淑明,郑晓妮.快速康复外科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02:286-288.

  林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