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
  • 发布时间:2015-12-10 10:02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骨折患者各33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两组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未出现感染以及死亡现象,两组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对比,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的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并且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36-01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在老年骨科临床中属于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1】。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不断的上升,使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不断的提高【2】。

  由于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导致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骨折后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对老年人的生活以及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是公认的治疗较好的方法之一【3】。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并与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对比,比较其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骨折患者各33例,在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患者17例,女患者16例,年龄为61至81岁,平均年龄为(71.12±4.52)岁;患者的骨折类型为:10例陈旧性骨折患者、20例新鲜性骨折患者、3例病理性骨折;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16例,女患者17例;年龄为60至80岁,平均年龄为(70.45±4.52)岁;患者的骨折类型为:1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19例新鲜性骨折患者、3例病理性骨折。两组骨折患者均经过X线片以及CT检查,均确诊为股骨颈骨折。两组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症状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具体处理方式如下:①术前处理。患者在入院后要尽快对其全身健康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血常规、胸片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医师根据患者的各项检查,制定出最佳的手术方案;②术中处理。患者采用侧卧位的形式,医护人员在对其部位进行消毒后,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麻,此种麻醉方式能够减少麻醉对患者呼吸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的影响,使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降低。待麻醉完毕后,药师即可对患者进行手术,在进行手术时,药师要尽量做到轻、快、准,缩短手术操作的时间,使患者的出血量能够降低;③术后处理。患者在结束手术后进行常规的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变化状况,并给予患者抗生素、抗凝血药物进行配合治疗,预防感染以及静脉血栓的形成,必要时还可进行足底静脉泵以及中频脉冲电理疗等进行治疗。患者术后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以及白蛋白,除服用维生素外,患者在术后3天后即可进行适当锻炼,锻炼的动作幅度不能过大,避免发生意外状况,患者在住院3周后即可出院。对两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评定,评定分为四个等级:优秀即关节处无疼痛感,并且关节活动在75%以上;良好即关节有轻微疼痛感,关节活动低于75%,但大于50%;一般即关节疼动感有所加剧,关节活动度低于50%;无效即关节疼痛明显,并且不能正常行走。

  1.4 统计学意义

  两组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后结束,均准确无误的录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数据,对比方法为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骨折患者之间,对比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两组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未出现感染以及死亡现象,其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为:优秀13例、良好16例、一般3例、无效1例,其优良率为87.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为:优秀7例、良好14例、一般8例,无效4例,优良率为63.6%。经过对比(见表1),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在老年人中主要原因为【4】:①老年人的骨质较为疏松,并且其强度也有一定的下降,导致其不能承载较大负重;②老年人的髋周肌群有所退变,使得髋周肌群的反应能力下降,不能抵抗髋部的有害应力,使得患者的在无任何明显伤害下发生骨折现象。据有关研究表明【5】,由于老年人的年龄日益增长,使得患者的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均有所下降,导致患者在骨折后,其愈合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并且约有50%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不能愈合。

  综合以上所述,人工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的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其治疗具有诸多优点,例如: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并发症少等等,并且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方式更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远芬,王仕侠.22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配合[J].工企医刊,2012,25(6):57-59.

  [2]张在田.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5):206-207.

  [3]梁培东,张惠杰.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5):124-125.

  [4]王斌.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4,(25):168-169.

  [5]郝强.老年股骨颈骨折22例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7):122.

  廖志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