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科护理过程中改善护患关系的方式和技巧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儿科护理,护患关系
  • 发布时间:2015-12-10 10:45

  【摘要】儿科的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因此,良好的素质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护士从事儿科护理的基本条件。儿科工作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只有具备超常的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责任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

  【关键词】儿科护理 护患关系 医患沟通 方式 技巧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60-01

  1 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改善护患关系的前提

  1.1 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1)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制定护理计划。

  (2)掌握护理心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积极开展和参与护理科研。

  (3)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儿的抢救。

  (4)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5)时刻提高法律意识。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我们首先要懂法知法,第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慎独自律,时刻不忘护理工作的严肃性。用高度责任心从事护理工作,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1.2 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1)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勇于技术创新。

  (2)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

  (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好了,就能深入了解患儿的病情,并可发挥患儿家长的积极性,使医院、家庭之间密切配合,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4)具备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遇到难事时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患儿家长和周围的人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工作质量和自信心。

  (5)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高超的护理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患儿的痛苦,而且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 情感交流是改善护患关系的润滑剂

  2.1 语言交流的应用

  语言是我们与患儿交流思想和磨合感情的最佳方式,美好的语言能够调动患儿的积极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反之,生硬粗俗的语言,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合格的儿科护士在工作之余,应努力钻研语言艺术,自觉加强素质修养,不断探索并灵活运用语言沟通技巧,有针对性地做好情感交流。

  2.2 语言交流的技巧

  作为儿科病房,其布局要合理,温、湿度要适宜,四壁设置卡通画,电视播放动画片等,使患儿对医院不产生恐惧。其次在与患儿的交流中尽量选择与患儿相适应的语音,方言或普通话。同时要注意语言富有情感,语调要适中,语句要清晰,通俗易懂。交流时语言要有逻辑性、系统性。对患儿的语言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患儿要温柔地触摸,耐心地陪伴。不能用刺探性的提问,说出不恰当的保证,轻视患儿。要用慈母之心同情患儿,让患儿对护士阿姨充满信任。

  护理人员只有掌握了与患儿恰当交流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了解患儿,从患儿身上得到有用的信息。通过和患儿耐心细致地情感交流,正确使用好语言护理,临床治疗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体态语言的应用

  在与患儿的交流过程中,除了使用语言来表达其意愿,同时还会使用手势、姿态、面部表情和眼神等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对交流起形容和强化作用。她是人内心感情的流露,易被对方理解。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随着护士角色功能的延伸,护士与患儿的交流也越来越重要。如果说护士的口头语言表达是诉诸患儿听觉的话,那么体态语言表达则更多诉诸患儿的视觉,因而更具形象、生动、鲜明的特征,恰当地使用,能使患儿消除心理障碍,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3 游戏在优化护患关系中的积极意义

  3.1 改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增加患儿的安全感,也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护士采用游戏的方式扮演患儿的朋友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护理使病人能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融恰护患关系。从而使护理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更具有人情味且充满生气。护理人员也可以得到更多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有益于保护与增进护士的心理健康。

  3.2 游戏是与患儿沟通的最佳方式

  由于患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对疾病住院治疗的因果关系难以想象,因此在向患儿说明各种冶疗措施时需依赖各种辅助用具,如游戏绘画等,通过游戏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还能消除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患儿通过绘画可尽情的表达其感受,除游戏和绘画外,还可运用讲故事,文字联想等技巧与患儿沟通。

  3.3 利用游戏时间观察病情,以利于治疗

  患儿入院后对所处的新环境充满戒备,很多的内心感受都不愿向护士透露,这时护士应和蔼可亲,与患儿一起做游戏看动画片,使患儿对周围的环境逐渐放松,以利于护士观察并评估他们的生长发育水平,患儿的活动能力以及对住院的情绪反应等,通过了解到的这些内容,可使护士更加熟悉患儿的身心状况,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3.4 利用游戏实施健康教育

  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小儿进行健康教育,可使小儿在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情况下获得卫生知识,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

  3.5 创造愉快的治疗环境,减轻患儿的痛苦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交流方式,能使孩子忘却痛苦,认识事物,促进身心发育,达到身心与环境的和谐。为此儿科病房要有卡通墙贴,图书,玩具。这样当患儿被送进病房后,护士用与患儿相适应的语言绍病区环境,可以和患儿一起唱歌讲故事,沟通感情、拉近距离,使患儿见到护士后不再具有强烈的恐惧心理,输液打针的哭叫行为明显减少。

  4 结语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患者权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医生治疗患儿使是患儿康复的关键因素。在日常工作中,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患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患儿之间的游戏在我们与患儿之间的沟通占据了很重要地位。因此,护士要不断进步,努力使自己做的更好,学会并能很好的与病患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儿,使患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宽慰,从而减轻其精神和躯体上的痛苦并且使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红;儿科护士的沟通技巧[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第12期。

  【2】朱秀兰,吴蔚;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的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1998年第2期。

  李丹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