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效果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循证护理,普外科护理
  • 发布时间:2015-12-10 10:5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收治的患者137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服务,观察组69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行循征护理模式进行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循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

  【关键词】循征护理;普外科;服务效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63-01

  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物质水平及生活质量显著增长,人名对医疗及相关服务也逐步重视,加之医疗核心理念的转变更新,对治疗过程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为细致的工作要求。而临床中普外科由于收治患者特点普遍存在外伤创口或采取手术行介入性操作治疗,因此该科患者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及病痛较高等因素[1]。循征护理模式则是当前国内外护理学中较为一项优质、高效、科学的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结合患者病情状态制定针对性护理及处理,其护理服务效果得到了患者充分认可。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患者资料,采取循征护理模式服务,探讨这一模式在临床中应用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患者137例,男性81例,女性56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45.5±4.8岁,患者原发病症:胆囊炎胆囊结石64例,急(慢)性阑尾炎53例,胃癌7例,大肠癌13例。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68例,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6.1±4.3岁,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服务,观察组69例,男性41例,女性28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44.7±5.6岁,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行循征护理模式进行服务。两组患者比较年龄、病症类型、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行循征护理模式进行服务,护理内容主要包括结合患者病情症状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梳理出细则准确的科学理论参考,以此来确保患者在护理治疗期间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安全可靠。如在护理伴有外伤感染者期间,可结合感染病症采取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后期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同时在护理期间注重患者心理状态,普外科患者由于伤痛感较高,以及对外科手术的恐惧等心理反应,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存在压抑、焦躁等方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相关病症知识宣教,及康复成功治疗病例,让患者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增强了患者治疗恢复信心,并在护理生活中给予关心、鼓励,改善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注重患者心理变化,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尤其是可以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到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保证患者在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之前就得到较好的解决,让患者能够在一种安全可靠的环境下接受护理。如有必要,可以让患者的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3 观察指标

  采用NRS疼痛量表评估普外科患者疼痛状态,采取评分值分级法:0分即为无痛,1~3分为Ⅰ级(有轻微痛感,可忍受),4~6分为Ⅱ级(痛感以降低睡眠质量),7~10分为Ⅲ级(痛感强烈,无法忍受)。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实行打分制,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90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疼痛程度,观察组患者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x2=19.1230,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7448,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循征护理属于护理学中一个新型临床服务领域,其主要理念在于通过全面掌握患者治疗情况并进行追踪观察,结合病症及患者个人情况依据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对护理计划给予更新完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患者恢复疗效[2],同时也促进了护理人员理性客观的思考,结合实际科学方法来循征完善护理措施,确保治疗服务的有效性。

  目前临床普外科病症最为关注的即是医院感染,普外科病患多伴有外伤切口损伤,在恢复治疗中有较高几率引发感染,导致护理难度增加,同时也降低了恢复效果,严重者甚至引发感染并发症等[3];而外伤所带来的疼痛也是在护理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工作,患者因疼痛造成心理情绪较差,影响睡眠恢复,这就导致难以保证普外科护理进程及服务质量。另外科学的护理方式也体现了医疗即严谨也温馨的方面,将患者作为核心,降低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的。

  【参考文献】

  [1]赵素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33-235.

  [2]张新华,耿丽华.循证护理在普外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26-27.

  [3]肖玲,王晓凤,王焰等.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3):605-606.

  龙玉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