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
  • 发布时间:2015-12-10 10:35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我院呼吸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消毒隔离质量评分为(97.64±2.31),基础护理质量为(93.25±2.36),安全管理质量为(95.24±3.11),均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相应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在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增长明显(P<0.05),护理缺陷和护理纠纷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应用;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055-01

  风险指的是在一定的环境和一定的时间内,出现某种危害的可能性,护理风险指的是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导致患者潜在伤害的不良因素。护理风险管理就是对潜在可能造成的伤害性因素进行规范和管理,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当前,在环境因素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呼吸类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包括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疾病、肺结核、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等多种因疾病。呼吸科重症患者极有可能在救治过程中因不良操其它风险导致肾脏损伤,进而危及生命[1]。为了提高呼吸科的救治成功率,本院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的134例患者进行了护理风险控制的研究,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风险管理实施的效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风险管理下护理,67人,男性37例,女性30例,年龄在38~65岁之间,平均年龄(42.36±4.45)岁;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在37~68岁之间,平均年龄(42.51±4.32)岁。护理人员17名,年龄在24~42岁之间,平均年龄(27.81±3.24)岁,其中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9名,护士5名,均为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下进行护理,方法如下。

  1.2.1 组建RICU管理小组

  首先,护士长、总务护士、资深护理人员组成风险管理小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等评估患者护理风向,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对当前护理工作进行整改,调整当前可能存在护理风险的环节及配置,

  1.2.2 建立风险管理员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等因素,建立相关预案,包括非计划性拔管预案、意外事件处理预案、患者突然死亡的处理流程、呼吸机故障预案、患者紧急抢救预案等。预案出台后,组织相关人员演练并针对性的进行修改。完善后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演练,加深印象。

  1.2.3 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将护理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实施途径、注意事项、管理规划等;其次对护理人员的重症监护技术再培训,包括呼吸监护、循环系统监护、神经系统监护,脑血流监护等,如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常规心电监护、意识障碍评估等。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在基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总分为100分,合格为80分。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次数、护理纠纷发生率方面的差别。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消毒隔离质量评分为(97.64±2.31),基础护理质量为(93.25±2.36),安全管理质量为(95.24±3.11),均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相应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在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增长明显(P<0.05),护理缺陷和护理纠纷均显著下降(P<0.05)。

  3 讨论

  根据本次观察,在护理风险管理后,呼吸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护理满意度提高了14.93%,护理缺陷减少了7.46%,护理纠纷发生率减少了8.95,证明在呼吸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实行严格的护理风险管控能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在呼吸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主要的风险包括医疗器械的问题故障、护理人员操作的失误、患者本身的不良行为等。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着三方面的管理,医疗器械和护理技术可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并制定相关的管理计划,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监管,而患者方面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3]。本次实施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减少了这三方面主要的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施佳敏,王悦平,郑莉萍.护理风险管理在口腔癌行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02:58-59.

  [2]郑军,贾冬云,向红.PDCA管理方法在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8:115-117.

  [3]程蕾.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认知与实践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苏丽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