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塞来昔布对肺腺癌手术应激引发的肺转移患者的作用机制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塞来昔布,肺腺癌
  • 发布时间:2015-12-10 13:49

  【摘要】目的:探讨塞来昔布治疗肺腺癌手术应激肺转移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Balb/c裸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麻醉、麻醉后开胸手术、手术联合塞来昔布方法进行试验。对比三组肺部结节个数、血清PGE2水平与侵袭能力。结果:B组三项检测分别为(29.8±9.1)个、(210.3±45.7)ng/l、(180.2±13.6)%。A组为(16.9±4.9)个、(112.3±23.1)ng/l、(120.3±12.4)%。C组为(8.7±3.2)个、(94.3±13.0)ng/l、(80.4±10.2)%。三组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能够降低患者肺部结节、血清PGE2水平与癌细胞侵袭能力。

  【关键词】塞来昔布;肺腺癌手术应激引发肺转移;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1-0100-01

  塞来昔布具有抗肿瘤与抗炎效果,能够对造成转移的主要因素COX‐2进行抑制[1]。本次试验,即对塞来昔布在肺腺癌手术应激引发的肺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试验资料

  BaLb/c裸鼠90只;人类肺部腺癌细胞细胞株(549);由Hyclone公司所提供的RPMI培养基;以及由Gibco公司所提供的胰蛋白酶与胎牛血清;由TaKaRa公司所提供的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以及转录试剂盒。以及由Sigma公司所提供的塞来昔布。

  1.2 研究方法

  对Balb/c裸鼠,使用50mg/kg剂量的2%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以呼吸机连接气管插管,用10ml/kg的潮气量以每分钟200次的频率对试验小鼠展开呼吸辅助。随后,进行开胸手术。手术位置选择小鼠肋骨第5根间隙处,逐层进行关胸操作,温暖环境下饲养。

  随机将90只试验用鼠分为三组,每组30只。A组麻醉不开胸,B组开胸随即缝合,C组手术前24h,使用塞来昔布,以100mg/kg灌胃,待小鼠死亡为止。A、B两组操作结束后,注射A549细胞,C组手术缝合后注射。四周后,处死所有小鼠,并提取其肺软组织。对肺表面结节、病理性质、分别使用5%苦味酸染色与HE染色进行观察。

  在37℃环境下,以10%的胎牛血清与RPMI1640共同组成的培养液中,以每2天一代的频率进行传代。以六孔板盛放生长期细胞,并以CO2培养。无菌操作下,对孔底细胞单层做出划痕,在1d后,对三组细胞划痕修复状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塞来昔布与手术应激对A549肺转移的影响,以及对A549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2]。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以石蜡切片HE染色对小鼠肺组织进行检验,确认A549转移灶。使用5%苦味酸染色判定,以及PGE2ELISA检测,得到三组平均肺结节数与血清PGE2数见表1.通过细胞划痕试验,对划痕区细胞迁入量进行测量,得出三组细胞侵袭率对比情况,见表1.

  3.讨论

  当前医疗环境下,外科手术作为治疗肺腺癌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然而根据研究表明,使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对肺腺癌患者进行肿瘤切除的过程中,会在各种机制作用下,使患者体内出现多个微小的转移病灶,在术后发生癌细胞转移情况[3]。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造成转移的因素主要有PGE2和应激激素两种,人体遭受机械性组织损伤时就会产生PGE2[4]而环氧酶COX-2则在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塞来昔布本身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针对COX-2的抑制剂,在抵抗炎症的基础上,还能对肿瘤起到广泛抑制作用。

  在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与A组只采用麻醉而不手术的形式相比,B组进行开腹手术后,在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下,小鼠肺部表面结节出现显著增加的情况。这充分表明,手术应激能够对肺腺癌细胞的转移过程起到促进作用。而C组同样进行开腹手术,但在使用塞来昔布后,肺部表面结节个数降低至(8.7±3.2)个,与B组(29.8±9.1)个和A组(16.9±4.9)个相比显著降低。说明塞来昔布能够有效的控制由手术应激反应所造成的肺转移情况。另外在血清PGE2水平方面的对比上,与肺表面结节对比相同,B组血清PGE2水平最高,A组次之,C组在塞来昔布的作用下,血清PGE2水平最低。在体外观察实验中,发现PGE2对A549的转移促进效果,能够使用塞来昔布进行逆转。

  在细胞划痕实验中,A组进入划痕区的细胞量相比B组明显较少,说明在进行开腹手术后,B组癌细胞迁移能力有所提升。而C组划痕迁入细胞量,不仅少于B组,与A组相比也明显较低。说明在手术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后,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

  肺腺癌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后,手术应激反应能够促使出肺转移情况发生。而使用塞来昔布治疗后,患者肺部结节、血清PGE2水平与侵袭能力均会降低。

  参考文献:

  [1]谢欣怡,鲍红光,张勇.塞来昔布抑制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5):516‐518.

  [2]黄少祥,樊体强.塞来昔布对非小细胞肺癌移植瘤的辐射增敏实验研究[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3,37(3):150‐152.

  [3]王绪林,鲍红光,顾连兵,等.塞来昔布对小鼠lewis肺癌模型血清galectin‐3、MMP‐9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306‐307.

  [4]邢志伟,张建武,梁玉庚,等.塞来昔布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NF‐κB和iNOS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3,41(10)992‐994.

  陈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