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化兵”心中的石鹰山

  位于昌平西南13公里处,有一座主峰高684米,长达10公里,为火成岩低山的山峰,名叫驻跸山。金章宗皇帝完颜璟曾游历至此,在山石上刻了“驻跸”二字,后世便称其为驻跸山。《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三十四记载“金章宗驻跸处,崖镌驻跸二大字”,《长安客话》亦记载“金章宗尝游此,镌驻跸二字,后人因呼为驻跸山。”清代又称为神山、神岭峰。在驻跸山上赫然耸立着一座山峰,由三块石头叠垒,形似雄鹰,与西南侧的妙峰山连翼,似众鸟腾飞,故得名。其位于驻跸山之首,因此美其名曰驻跸山之龙首。

  山以塔灵,塔以山雄。在妙峰和石鹰之间耸立着一座宝塔,六棱七级,高达五丈,雄伟之至,俊秀美丽,可谓塔之雄伟与山之壮丽浑然为一体,蔚然壮观,被古之圣贤称为“万笏朝天”,又名“笏峰”。“笏”是古代王公大臣在朝会时用于纳谏、奏事、承旨的手板,后世誉为忠臣猛将“忠诚社稷,心系民心,兴劳忧国”文化内涵。许多当朝功名显赫的忠臣猛将和有志之士游玩于此,都触景生情,留下他们的墨宝,以表他们忠诚爱国、献身于国家社稷的远大抱负,也展现了他们修身、养心、齐家、治国的襟怀。曾几何时金章宗皇帝在此处游玩而得来,在南山朝阳出建立了一座玉石高台,以供皇帝宴饮群臣,成为皇帝与群臣交流共赏的宝地;明代万历年间锦衣卫戚国昌左车营游击将军李逢时在山石上刻有“神岭千峰”四个字,以表对此山雄伟壮丽的赞美之情;在西侧山壁有一处大型摩崖刻石,岩石已经被风化,字迹虽然模糊,但依稀可以确认“神山拱祐”字样,该石刻为明成化二十一年所题写;民国十五年直鲁联军司令潘鸿钧题书“灵秀独钟”字样,以表对此山的赞美之情。如此之多的忠臣猛将和有志之士在此留下足迹,为这座山增添不少灵气与涵养。

  石鹰山风景优美,吸引了不少文人志士,是一座自然雄伟壮丽与悠久的历史人文内涵相融合的山峰。素有燕平八景之一美誉的石鹰山在建国之后,在此建立了解放军防化学院,之后便鲜有游客至此游览,为石鹰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虽然石鹰山拒绝了世俗红尘,但其千百年来蕴育的日月精华和人文涵养孕育了解放军防化兵的灵魂。解放军防化学院首任校长称其为“石鹰山”,越数十载,此峰成为防化兵的象征。

  解放军防化学院于1950年创建,随着我过军事建设的发展,她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为我国防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防化兵的摇篮”[1]。防化兵是担负防化保障任务的专业兵种。防化兵作为一种特殊的兵种,既具有军人的庄严、坚毅,也有其特有的大胆、细心、创新和机智。熟话说“人杰地灵”,防化兵的气质和精神与解放军防化学院“严格、求实、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息息相关,防化兵和解放军防化学院又受到石鹰山的灵气和涵养的熏陶。他们相互影响,防化兵陶冶于石鹰山的人文涵养,石鹰山因防化兵的精神而更加雄伟壮丽。

  首先,石鹰山像一只雄鹰毅然挺立于驻跸山之巅峰,象征着防化兵乃“降魔神兵”,引领着军人的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信念。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党中央在得到喜讯之后立即要求用科学技术确证系原子弹爆炸而非化学爆炸。因此,我们防化兵在爆炸后半小时内到达指挥部,进行了地面放射性污染数据评估,之后被记为一等功。他们无所畏惧,为国家奉献一切,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有如今国家繁荣昌盛。在汶川大地震中,上千名防化兵在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在抢救伤员、尸体处理、消毒灭菌、供水以及卫生处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我院培养的防化兵随时为国家事业、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牺牲,是解放军中名副其实的“降魔神兵”。

  其次,石鹰山形似一只腾飞的雄鹰,暗喻了防化学院正在与时俱进,奋勇直前。根据国家军事战略的新方针和国际核、生化裁军的大局形势,对防化学院防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争创全军一流综合性院校,培养新世纪复合型军人的目标。因此,防化学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加强了基础环境建设,为学员提供舒服的学习环境,而却也紧抓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建设,培养更加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防化学院为了建设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绿色校园,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每载一棵树,都要挖一方砂石填一方土,支一道屏障浇一吨水”原则。经过几年的坚持奋斗,绿化面积达到80%。为此,防化学院两名同志被评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防化学院大力抓紧教学改革的步伐,确立了“基础教育相对集中,专业训练相对分流”的试点。该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培养出了既有想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的劳模团长,也有舍己救人的英雄模范;既有甘心扎根边疆、创造伟业的先进模范,也有立足本职、勇于探索的科技英才[3]。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雄伟壮丽的石鹰山塑造了防化兵的伟大形象,锻造了防化兵的高尚品格,站成防化兵心目中一座丰碑。石鹰山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众多忠臣猛将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为其文化底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为其增添一道亮丽的风采,如石鹰山各种名人石刻、古建筑等。可见,石鹰山塑造了防化兵的精神,它如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防化兵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陈辉.中国防化兵发展壮大的历程[J].党史博览,2005(03):34-37.

  [2]张东文,夏玮,张彦中.防化兵的摇篮--防化学院[J].现代兵器,1998(04):37-38.

  [3]赵国辉.我国国防化学的奠基人曾昭抡教授[J].化学通报,1999(11):52-53.

  耿庆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