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门峡为例谈文物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物,旅游业,三门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14:36
【摘要】三门峡位于豫、晋、陕三省的交界处,东西南分别是古都洛阳、西安、南阳。是黄河沿岸的距离黄河最近的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三门峡有着丰厚的文物资源。在这里曾经出土了“天下第一剑”西周时期的铁剑,发掘了西周时期的大量的青铜器。大量的文物出土为三门峡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主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邻近的洛阳、西安相比较旅游业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最高层次,主要依托于丰厚的文化,而文物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载体。怎样使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使经济的发展与文物保护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文物;保护;旅游业.
(一)文物的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文物的保护和开发
旅游业是一种新型的朝阳产业,有着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旅游的投入和产出比例达到1:7,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例如,附近的洛阳模式,通过对文物的保护修复,来丰富当地的旅游资源;再例如附近的焦作,有原来的以煤炭工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成功转型为旅游强市。旅游业的经济性和效益性,为文物的保护提供了一种途径。“以文物养文物”通过把优秀的文物开发为旅游产品,为旅游业服务,进而再通过旅游创收来达到对文物保护的目的。
(2)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为对当地的文物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挖掘,并且结合时代的科技和文化,为文物旅游资源赋予新的内涵。在对文物资源的开发的同时,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增强对文物资源的保护。法国作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在旅游业发展时,充分利用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把旅游业创收的一部分用于与文物的保护。在国内许多著名的景点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例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在开发之中建立研究院,主要对文物的内涵进行发掘,对破坏的文物进行修复。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3)文物的保护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的资源
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就犹如无水之源。很难有长久的活力。而文物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规模和特点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发展规模和特点。因此,文物的保护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4)旅游业的发展反作用与文物的保护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难免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带来严重的影响。旅游业对于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文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加快的文物自然因素破坏的进程,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旅游者的环保意识缺乏,不文明的现象屡禁不止。敦煌的文物保护可谓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敦煌的莫高窟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照相机强烈的光线和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致壁画的颜色暗淡。
(二)三门峡文物保护和开发现状
(1)文物发掘状况
三门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出现了灿烂的原始文化。早在1921年位于渑池县的仰韶村的仰韶文化之中出土的大量的陶器,为研究新时期时代的文明提供了主要的资料,同时也是母系氏族时代变迁的主要见证。全国发现的5000多处仰韶文化当中仅三门峡就占了200多处。20世纪九十年代由考古工作队发掘的三门峡虢国墓地,大量文物的出土代表了三门峡数千年文明的结晶,更是把三门峡推上了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热潮之中。2000年李家窑文化中发掘的虢国都城上阳城,更是将三门峡的历史推前了将近3000年。2000年以后又相继出土了大量的唐朝、汉朝、金朝等文物资源。除了考古发掘出的文物资源之外,还有老子著《道德经》的天下第一关--函谷关,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州古城。
(2)文物资源的保护取得了显著地成果
1997年为了保护虢国都城遗址,在此遗址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三门峡植物园;其外,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虢国墓地遗址上建立了虢国博物馆,同时也相应的建立了虢国文化公园;在保护陕州古城之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陕州古城风景区;同时也按照函谷关原有的旧址在其基础上对函谷关进行了修复,并打造影视基地形成相应的产业。
(3)文物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矛盾重重
三门峡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之称。从总体上看形似半岛,城市的发有限的资源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政府领导主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的规律,肆意的修改和拆毁古建筑,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一些文物古迹只有其表,而缺少内涵;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之中,没有从中整体上考虑来做整体规划,没有因地制宜使旅游设施和景点景区整体完美结合。例如函谷关附近的问题就比较突出。
房地产的开发,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促使了文物的破坏。卢氏旧城的建设,对古城墙的破外等。在经济的建设过程没有做到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在对于主要的文物资源开发时明显不足。如:有着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称的宝轮寺塔,基本只是保护没有深挖历史文化内涵,结合主要的历史事件进行相应的建设。这与故宫的回音壁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部分地区开发过度,三门峡的大鹏酒店开发之时就是一个例证。古城的保护突出是一个古香古色而现代建筑融入其中,显得突兀。在古城保护和开发方面比较好的例子如周庄古城,旅游的住宿设施主要是以特色的民居为主,高档酒店的开发不能以高科技、奢华为主,而应该是以古做文章。
(三)文物保护和利用不力的原因
(1)文物的保护导向机制单一
在进行文物的保护和开发之中,没有协调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虽然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主要是公安、司法、文化、文物、旅游等部门的领导担任,并没有发挥主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该部门事物由领导一把手决策,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文管部门,主要的责任是应该监督重大建设规划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2)保护和开发中专业水平较低
重要的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之中,过重的强调企业和经济的作用。并没有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考虑。缺乏征询专家的意见。并且相应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政府也出台了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在引进计划之中应用性的人才引进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但也应该注重文物保护、旅游方面的人才引进。
(3)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不足
我国相继出台《文物保护法》《非物质遗产保护法》等法律。但文物执法方面却显得不足。执法人员过度的强调对于破坏盗窃文物违法行为的打击,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文物保护法的精神,忽视了保护是重要的原则。缺少相应的宣传,执法人员本身应该是法律的宣传者,而不仅仅是打击犯罪。归根结底,应从根本上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素质,才能使文物的保护正常运转。
(四)三门峡文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应该坚持的原则
1、保护性原则
在文物保护方面,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开发和利用之时,充分测算旅游承载量、环境承载力,和文物破坏与修复能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要敢于制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把对于文物的管理纳入政府的体制当中,提升文物利用和保护整体水平。
2、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文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它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其本身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任何的再造和模仿都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文物的保护,使文物的保护与经济文化相适应。通过创新来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例如在对虢国遗址的保护时应该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针对虢国研究热潮开发相应的科研旅游,还可以针对国家提倡的和谐文明建设。来开发礼仪教育旅游,充分发掘虢国时的周朝的礼仪风俗。再例如对于陕州古城的开发,应该和当地的剪纸艺术相结合起来。打造品牌,形成产业。
3、整体性原则
文物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记忆。任何分裂的保护都是对文化的误解。文物保护时,首先应该就地保护,其次应该集中保护。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还可以从整体上加深对文物的理解。例如对于油脂机械厂的车马坑应该整体保护。
(五)对于三门峡文物开发和保护的意见
1、突出特色文化,以点带面
三门峡地区最主要的特色文物有函谷关遗址和虢国遗址、地坑院。其他的文物遗迹和遗址和洛阳、西安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三门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弊端但同时也有优势。根据光晕效应,三门峡的陕州古城等古城资源将处在西安和洛阳古城的阴影之中。三门峡的文物开发想要从古上下手,难度无疑是很大。但是三门峡可以另辟蹊径,以虢国遗址和函谷关为主要的宣传突破口。函谷关是中国道家主要的遗址遗迹,而虢国遗址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是中国国内所罕见的。通过对函谷关和虢国的宣传来带动其他文物遗址的发展。
地处三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中间,是优势也是劣势。通过借力其他三个地区来发展,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通过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将该地区的旅游有原来的点状发展,转化为线状发展,再到面状发展。和其他三个地区客流共享,抱团发展等。除了上述两个文物类资源,三门峡还可以利用白天鹅湿地这一旅游资源,从整体上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2、创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地区特色
拥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不等于就可发展好旅游。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一颗颗明珠,需要旅游线路串联起来。来三门峡旅游的人群中,大部分倾向与参观三门峡黄河湿地公园和体验地坑院。并且在旅游的群体之中,受教育程度较高。三门峡在发展旅游时,可以整合这些文物资源,通过针对性的营销宣传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3、加大对于文物开发的投入,兼顾公平和效率
文物的保护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资金的短缺。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要使文物资源成为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受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影响,各地的发展普遍偏向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地产的开发,对于旅游业的投入比重过低。在发展经济其他产业时,应该兼顾经济和社会、文化。根据帕累托改进,在把经济蛋糕做大的同时,分配好蛋糕。
4、因地制宜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是影响旅游业发展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会给文物古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三门峡在修建肴山路时对于李家窑虢国遗址的破坏。从总体上看三门峡的文物资源的分布较为集中,可以采用环旅游景点的模式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减少对文物的破坏。对于函谷关的景区景点可以发展社区--景点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三门峡文物考古与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9月版
[2]《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理念和实践初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张歆梅
[3]《对洛阳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研究》闫红霞
[4]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5]《从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看洛阳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闰红霞,余永霞
邢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