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常态下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地质勘查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为了提高勘查质量及找矿效率,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本文从地质勘查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如何解决困难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以便更好地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关键词:新常态;地质勘查;困难;解决途径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勘查设备的不断更新,地质勘查工作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经济发展新常态必将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以及新的挑战。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地质工作者应勇于直面困难,迎接新的挑战,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我国地质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尽所能。

  1、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现状

  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矿产16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51种,矿产2万余处,已发现利用的矿产达154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7种,其它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3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仅西藏自治区截止1999年底累计发现矿产100种,有资源储量的矿产36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21种。全区共发现矿产地(矿床、矿点、矿化点)1891处,上储量表的矿区103个,其中:能源矿区30个,金属矿区34个,非金属矿区39个。上储量表的矿区中有大型矿床19个,中型矿床8个,小型矿床66个。有资源储量的矿泉产地11处和地热4处未上储量表。然而我国人均占有的矿产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列世界第53位。

  2、地质勘查工作的困难

  2.1 地质人才的缺乏

  五六十年代我国在基础性地质、公益性地质、战略性地质均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果,并摘掉了中国不产油的谬论。这与建国初期大力培养优秀地质人才及当时地质人员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革命传统精神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然而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地质行业逐渐呈现出下滑态势,加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地质勘查人员逐渐转行,优秀地质人才严重流失。而许多在校学生更热衷于选择将来工作环境更舒适、待遇更高的专业。各高等院校也迫于生源压力倾向于培养热门行业的人才,致使近几年优秀的地质人才出现了较严重的断层,尤其西藏等艰苦地区其现象更为严重。共所周知地质工作者如同为地球把脉的医生,这个行业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再用积累的经验不断地进行实践。而现在许多毕业生就算掌握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由于在实践中得不到优秀地质人员的指导而举步维艰。更何况现在许多高等地质院校把优秀的师资力量完全倾斜于别的专业,对地质专业的培养力度严重不足,使许多学生在校期间都无法得到系统的教育,更无法及时更新新的地质知识、新的地质技术方法。所以在地质勘查、矿产开发中困难重重,这给国家、企业等相关投入者造成许多本可避免的损失。

  2.2 新的勘查技术应用不足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地质勘查方面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比如使用卫星遥感、地球化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处理、深部钻探等新的技术方法及电脑、北斗导航系统、数码相机、数据采集仪等新的地质工具。这些新的技术手段及新的地质工具使地质勘查工作变得更高效、更便捷,能够积极地推动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使得地质勘查技术顺利的从传统技术向新的技术完成过渡。然而许多较早从事地质工作的技术员仍然只会使用老的技术方法和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老的地质工具,而年轻的地质人员虽然会熟练的使用新的技术方法,确不能与实际的地质勘查工作很好的结合,导致新老地质人员各执己见,无法沟通,甚至最终该提交传统的纸质资料还是数字化资料都无法达成共识。

  2.3 社会地质环境的变化

  相比五六十年代,近几年群众普遍不欢迎地质勘查工作,甚至敌视地质勘查工作,尤其西藏等少数名族聚集区其现象更加突出,究其原因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种:

  (1)由于我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加上近几年矿产资源价格的不断攀升,许多企事业单位更多的资金投向矿产资源开发。仅西藏自治区近几年新成立的矿业公司不下三四十个,而相关的矿产监管力度远远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以至于造成矿产资源开采“小、散、乱”的现象。一是无证非法盗采,损人不利己的开采;二是乱采乱挖,无节制的开采;三是没有规划,各自为政的开采;四是边探边采,以采代探;五是半途而废,破坏性的开采;六是技术落后,环境污染性的开采。甚至有的矿产地在提交勘查报告时,已失去了矿产本应有的开发价值。总之,矿产资源的无度开采,忽视环境污染,急功近利,擅自开采,牟取暴利的最终结果:①严重地破坏浪费资源,而投资方却未能得到理想的利润,甚至许多企业因此而破产倒闭。②矿产资源的开发未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破坏了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草场,因此激起了民怨,造成许多国家规划的地质项目也由于群众阻挠而无法开展工作。

  (2)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美丽的家园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也是以法律的手段来更好的保护环境的。然而现在社会上以环保为借口牟取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地质勘查过程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许多地质项目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组织人力、物力奔赴野外一线准备开展工作时普遍受到当地群众的百般阻挠,而有时阻挠的目的只为要求更多的补偿费,其费用远远超出预算标准,甚至基础性的地质工作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而有些县、乡、村等基层人民政府在其中起不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使得许多国家项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无法开展相关工作,造成国家资金的浪费。

  3、地质勘查困难的解决途径

  3.1 注重人才培养及新技术的应用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质勘查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及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对此:①以优厚的待遇激励正从事地质工作的人才,同时吸引更多的人乐于从事地质工作。②可以跟一些知名的高等地质院校进行合作,定向培养一些有才能,又吃苦耐劳的地质人才,同时引进先进的地质理念和新的地质技术,也可积极开展大学生到野外实地勘查中进行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对地质工作的兴趣。③对勘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适应技术变革的发展,可通过外派有潜质的地质员去外地或一些知名高校或知名的矿山中心去学习;也可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增加同行业之间交流和探讨;可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指导,在提升内部勘查水平的同时,传播外面先进的勘查理念。

  3.2 通过各方努力改善社会地质环境

  大家都明白安居才能乐业,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就无从谈起工作效率与质量,更不用提重大的成果。地质工作所处的自然环境已经够辛苦了,如果每天还要担心当地群众的骚扰和阻挠,那一再强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良好的社会地质环境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是如此的重要。对此:①相关管理机构对矿产资源的管理要做到统筹规划,加大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和完善,在严格审批的同时加以严格的监管,保证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杜绝矿产资源开发中“小、散、乱”的现象,要做到“抓大、放小”,确实做到环保与生产并行,并通过新的地质理念和新的技术方法提高矿产资源的回采率,防止矿产资源的人为浪费。②通过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带动当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这样,群众才能清晰的意识到有序的开发矿产资源是利国利民的大事。③作为相关的上一级管理层有责任向基层政府明确告知地质工作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以政府行为下达相关文件。而作为基层政府机关有义务、也有责任向群众普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协助合法的地质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出现地质项目处处受挫,举步维艰的尴尬现象。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今阶段地质勘查技术结合了新的科技理念、新的技术方法,为地质矿产勘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经济发展性常态下地质勘查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严重阻碍了勘查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通过对其进行思考,进而提出相关的解决途径,希望有助于勘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清波,陆彦.六十年勘查西藏大地地质人铸就事业辉煌,西藏地质,2011年第一期,总第30期.

  [2]崔振民,吴江.关于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的一些看法[J].中国矿业.2006(10).

  [3]李光升.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及发展[J].民营科技.2009(08)

  巴桑次仁 单增顿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