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英国出兵马岛的原因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阿马岛战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13:47
摘要:1982年4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从17世纪末起,荷兰、法国、英国、西班牙都曾在此“落脚”。1816年阿根廷独立,1820年阿宣布对马岛的主权。1841年,英国派文职副总督至马岛。1982年,拉美爆发严重的债务危机,同时有报告表明马岛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阿根廷军政府以武力收复马岛。那么当时的英国为何决定不远万里出兵马岛呢?本文将从国际体系、国际关系和决策者这三层次进行分析。
关键词:英阿马岛战争;英国出兵;层次分析法
一、国际体系
二战后,美苏两级格局的世界体系形成。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由激烈动荡走向相对稳定,东西方关系相对缓和,是国际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美苏两级体系受到严重挑战,相互联系、各自独立、彼此制约的多级体系开始形成。进入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特点是紧张动荡加一些缓和。此时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特点是苏攻美守。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两国均在欧洲集结了大批军队,僵持不下。特别是英国在军事上处于同苏联对抗的前线,担负着控制苏联海军通往北大西洋的出海口和支援北约欧洲防线的任务,又是欧洲防线的最后阵地。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触动了美国的神经,因此当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爆发之际,英国向美国求助时,美国深知阿根廷固然重要,但只关系到地区性利益,而英国却涉及到它的全球利益,孰轻孰重?
二、国际关系
(一)军事
英国是一个老牌的海军强国而且是一个经过二战洗礼的过家,它对战争的应对状态远远大于阿根廷。其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都利用了马岛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权。英国的很多军事传统、很多潜在的战争动员能力都是阿根廷无法比拟的,而且皇家海军也是几百年打出来的一支军队。其二,英国人的战略方针就是典型的高强度的局部战争,英国人真正考虑的是到底要以多大的代价和损失换回最大的利益。
不仅如此,英国还积极做好外交和政治上的准备。在英国的敦促下,法国、荷兰、比利时、西德4国宣布对阿根廷实行武器禁运,这对于依靠西方武器补给的阿根廷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另外,阿根廷开战前也没有和邻国搞好关系,于是整个战争期间,邻国智利的预警雷达一直在给英国人通报情报,阿根廷的飞机前脚起飞,智力的雷达站后脚就报告给英国舰队了。
正是这一系列的战备水平,保证了它有这样的实力,支撑它的国家决策层撒切尔夫人做出战争的决策。
(二)经济
进入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1979-1982年在西方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1979年7月英国首先爆发危机,接着波及世界上其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危机持续三年左右。接着以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为标志,拉美国家相继爆发严重的债务危机,通货膨胀率也一路攀升,1982年的通胀率为47.5%,1984年上升为163.4%,1985年更是恶化为610%,同期拉美国家失业率平均高达15%,部分国家超过20%,而实际工资水平也普遍下降,哥斯达黎加下降50%,巴西、阿根廷下降20%。同时,债务危机还引发了严重的货币危机,拉美国家货币普遍贬值,银行业也损失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军政府企图通过外交事务转移民众注意力,平息矛盾。而此时的英国虽然也在为经济危机所苦,即便如此,1982年英国的GDP仍然是世界第六,是阿根廷所不能及的。相反,撒切尔夫人却把阿根廷的挑衅视为机会,她深切的知道:其一对她能否成功连任、获取支持率事关重大;其二事关大英帝国的威严;其三马岛的重要战略地位。于是即便深陷经济危机,也要出兵马岛。
三、决策者
(一)成长经历
20世纪30年代,玛格丽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英国家庭。她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这培养了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进入大学,学校要求上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自己的坚持、毅力和拼搏精神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不仅如此,她在体育、音乐、演讲方面也都不甘落后。她就是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二)性格特点
1、胆大果断,直率刚强
(1)面对困难任务,力排众议。当时,英国内阁成员都认为以武力夺回马岛不可取,国防部的结论是“福克兰一旦沦陷就不能夺回”,但撒切尔夫人依然做出了不惜任何代价夺回马岛的决定,试想没有如此的刚毅决心、果断决策的领导者,做出决定谈何容易?
(2)一份解密文件揭露,美国总统里根在战争接近尾声,英国已经占尽优势的时候呼吁双方“协商解决”,他当时向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将马岛交给国际维和部队。撒切尔夫人予以拒绝,回应称“英国在战争中失去了士兵宝贵的生命,这并不是为了交出岛屿。”她谨慎心细,深知美国的觊觎之心,后患无穷,当断则断。
(3)在尘封30年的档案里,披露了撒切尔夫人对1982年发生的其他事件的态度。撒切尔夫人与外交大臣的一份电话会议记录揭示,她批评里根的沟通方式不够直截了当,称这名美国总统将近午夜传来的讯息“如此模糊,不值一读”。撒切尔夫人的直率坦言,可爱又可敬。
2、谨慎心细,聪明灵活
(1)冲突伊始,英国就通过新闻媒体向全世界宣称:它坚决反对阿根廷用武力解决有争议的领土,愿意以谈判解决争端。开战前夕,联合国秘书长曾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英国给予正面回应,但阿根廷却保持缄默。撒切尔运筹帷幄,巧妙地借助了舆论的力量。
(2)在战争过程中,英国努力维持了盟国的最大支持。撒切尔打着西方民主的旗帜,认为这是阿根廷独裁政府的侵略行为,她灵活的外交手腕可见一斑。
(3)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心理医生马古迪在回忆录中披露,英国首先撒切尔夫人曾以对阿根廷动用核武器相威胁,迫使密特朗总统交出法国飞鱼导弹的雷达引导控制代码,以使其失效。据后来伦敦大学专家弗里德曼爵士研究,“没有人打算动用这些核武器。但它们的确去了战区”。所以,撒切尔的威胁很可能只是一种“心理威慑”。我们不得不感叹“铁娘子”的勇气和智慧。
总结,国际体系有改变但没根本改变,美国出于自己全球利益考虑,最终决定支持英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英国出兵马岛。再者,全球当时都在经济危机的乌云笼罩下,英阿两国实力对比,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实力,两国都处于相对劣势。所以,撒切尔夫人个人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其他原因是促成英国最终出兵马岛的辅助因素。马岛之战,更多的是领导人心理素质和智慧的对抗。
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