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俗信仰在戏曲文化中的地位--以濮阳大平调为例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民俗信仰,戏曲,大平调,濮阳
  • 发布时间:2015-09-19 07:24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此做有深刻的研究,但是,民俗信仰在戏曲文化中的地位却很少被提及。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中原地区民俗、民俗与大平调关系两个方面探讨民间信仰在戏曲文化当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原;民俗信仰;戏曲传播;大平调

  一、中原地区民俗

  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原绚丽多姿的文化记忆。不仅如此,中原地区文化涉及面十分广泛,它包括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习俗,到日常社会交往方面的通礼习俗,生育、婚丧等的人生礼俗,再到春节、元宵等岁时节庆习俗,而且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节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由此,中原地区的文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特点。

  关于中原地区的文化的由来人们众说纷纭,但是所有不同的说法都呈现出一条惊人的相似:中原文化由来已久。据中国史考证: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此外,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在这里着重谈论一下春节。春节也是中原的重头戏。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春节的预热阶段是在腊月初八到腊月二十三。过了腊月初八,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年货的准备也是有讲究的,年货统一的购置地点叫“集市”,人们称之为“赶大集”。这样的大集日常也会有,不过在这个阶段呈现出史无前例的繁荣。各家各户准备过年的物品,集市成为了最佳的选择。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三十是前奏。因为年味在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感受到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这样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中原人称之为“除夕”。从这天开始,大年就完全拉开序幕了。包饺子是除夕必不可少的习俗,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饺子的种类还有很多种,最常见方叶以及圆叶饺子就是重要的代表。这一天,户户都要贴春联,据说春联是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除夕夜的饺子是初一最主要的食材,除夕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原地区的拜年总体上都遵循这样的一个传统: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基本是整个春节的结束标志。一般意味着,过完了热闹的元宵节,春节就结束了。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此外,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如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通过上述介绍,为中原地区色彩斑斓的民俗提供了有力证明。

  二、民俗与大平调关系--以濮阳为例

  濮阳大平调源于濮阳民间,起源于明朝。是在开州(濮阳)土生土长的一个汉族戏曲剧种,故过去又称开州平。濮阳大平调是板腔体梆戏。因梆子灼目贯耳,又称“大梆戏”、“打油梆”。其唱腔旋律圆润平缓,又是中原汉族音韵,故也称平调;又因该剧种上演剧目均为朝纲大事,演员阵容庞大,群众历来视为大戏,为与其他剧种相区别,

  大平调上演的许多剧目均是以朝纲大事为主,流传到现在比较广为人知的如《打金枝》、《收姜维》、《铡美案》、《包公碑》、《反楚国》等等都是有力的证据。上文中笔者在中原地区民俗中已经提到濮阳的龙乡文化。这也可以说明,“龙”文化深深扎根于濮阳广大劳动人民的内心。大平调中上演的剧目多为朝纲大事,这绝不是历史发展中机缘巧合,正是因为濮阳有了这样一种文化,自始至终对于戏曲文化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龙”文化奠定了戏曲文化的基调。

  此外,观看过大平调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平调当中运用了很多武术、杂技手段。这是否和濮阳的民间文化相关呢?笔者对此进一步的探究。

  据资料记载:濮阳市东北庄杂技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濮阳市立足于这一资源文化优势,从2000年开始举办龙乡文化周,每年举办一届。2003年改为中国龙文化节,并增设杂技艺术节,两年一届至今,共举办中国龙文化节6届,杂技艺术节3届。

  明初年间,中原一带灾荒连绵,歉收达六年之久。彰德(安阳)、磁县、清丰、南乐、濮阳诸县流民逃难开封乞讨度日。当时,开封有讴戏班,逃荒百姓见以艺求食较登门讨要略胜一筹,在进班学戏不成的情况下,难民白天跟班撵台边看边学,夜间露宿房前屋后,串词对戏。后开州一带年成好转,难民相继归里。开州街头出现了打三节(一作鼓、一作梆、一作击节)的艺人沿街叫讨。继而又借鉴民间武术班用的大铙、大钗作硬乐,其走场动作则请民间拳师教习,加上民间土乐器大弦、二弦、三弦,称“土梆子”。屡经排练,始作“板凳头”演出。

  时至今日,在大平调中,仍然保留着精彩的武术杂技演出。我们曾经也在濮阳市做过一次调查研究,80%的人认为,武术杂技在大平调中的作用式不容忽视的。由此可见,杂技文化对于大平调的影响绝不是泛泛而谈的。

  近代以来,随着一些人希望通过革除恶风陋习改造落后的国民性、开启民智,民间信仰最终被简单化为“封建迷信”而加以否定,延续了数千年的民间信仰文化全面断裂。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民间信仰也得到了迅速恢复,这应该是我们正面认识民间信仰的历史意义及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必然。

  参考文献:

  《濮阳戏曲志》濮阳市文化局编1985.09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12

  张海洋 于俊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