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以《让庐日记》为中心的探讨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抗日战争,知识分子,让庐日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14:13
摘要:抗战时期全国各民族各阶层都在为国家的兴亡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不甘屈服的民族精神构成了抗战时期大后方抗战文化的灵魂。因此笔者以《让庐日记》为例,分析探讨武汉大学的知识分子群体在抗战大后方四川乐山地区的日常生活的艰辛以及在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状态下不畏艰苦,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展示知识分子以国家和民族为己任,抗日救亡、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抗战时期;大后方;知识分子;日常生活;《让庐日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第二年,武汉告急,在武汉的机关、企业和高校纷纷内迁至当时的战争后方如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区,国立武汉大学内迁至四川乐山地区。南京陷落之后,武汉大学奏请国民党教育部批准,迁校四川乐山。乐山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宋范石湖尝言“天下山水窟有二:曰嘉州,曰桂林。(嘉定即今四川乐山)可是当武大师生们来到乐山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残破的庙宇,极其简陋的住宿环境,日本连绵不绝的轰炸,即便如此,武汉大学在乐山艰苦奋斗了八年,于1946年秋迁返武昌。
《让庐日记》的作者杨静远,当时随其父杨端六(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来到乐山,就读武大。《让庐日记》记录了从1941年7月14到1945年8月10日之间的点滴故事,在2003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文总共26万多字。《让庐日记》(以前均简称为《日记》)记录了武汉大学在这一时期的教学和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武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等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与生存状态。因此笔者以《让庐日记》为例,分析探讨武汉大学的知识分子群体在抗战大后方四川乐山地区的日常生活的艰辛以及在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状态下不畏艰苦,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展示知识分子以国家和民族为己任,抗日救亡、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
一、抗战大后方知识分子的艰辛生活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大片领土沦丧。中国的经济发展几乎停滞,中国人民生活也困苦不堪。国民政府内迁重庆,民众也纷纷迁徙至经济基础薄弱的大战后方的西南地区。当时,财政匮乏,国民政府在四川实行战时的统制经济政策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抗战期间,通货膨账也非常严重,特别是1941年以后。总体上说,在抗战期间,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极其滞后,物质生活水平非常低下,人民生活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四川乐山地区也是如此,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多数人的生活得不到保证。在乐山武大的这群知识分子们基本生存受到威胁,如《日记》1942年1月4日也记载:“今天是年假的最后一天,早上起来就忙着出门。妈妈、弟弟和我走到半边街,给我买了一双皮鞋,150元。真没想到这么贵,可是不得不买,如果再挨挨,也许又涨上一倍了”。加之教师们的薪资在也没有稳定的保障,武大知识分子们在乐山过着极其贫穷的生活,很多的知识分子每天都在为最基本的生存而苦恼,《日记》1945年6月10日记载:“……你(按:作者杨静远)不知道,我(按:指作者的同学顾耕)有两次差点儿要休学了,……我问他(按:指作者的同学顾耕)后来是怎样解决的,他说卖了些衣服。”吴熙载教授也在《兼课记》一文中回忆说:“我在武大工作八年,差不多有七年时间过着兼课生活,每个星期都必须来回奔走于乐山城与牟子场之间。一到县中,在三天内连株炮地上完20节课,晚上为学生批改作业和备课,三天后,又风尘仆仆赶回武大,准备实验和上课。”凡此种种,在乐山这个抗战后方的世界里,对于那些从来没有从事农耕的知识分子来说,生存只会更加地残酷。
自古以来就有“天灾人祸”之说,自然灾害是战乱年代时常出现的现象,在民以食为天的农耕社会里,这无疑是雪上加霜。那么在乐山武大的这群知识分子也同样在抗战大后方遭受着天灾人祸的悲惨境遇。面对着自然灾害,面对着连绵不断的战争,这群知识分子的生活遭受了极大的考验。《日记》1941年8月1日中载:“一早醒来,就有人报告岷江水已涨得很厉害,快上公路了。我们急的什么似的,连忙整理东西,连铺盖都捆了搬上楼”。这些知识分子们不仅要为一日三餐发愁,还要担心洪荒和干旱,在烽火战乱的年代里面,面对着任何危及生命生存的现象,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社会的各个阶层都会时刻关注,一旦遇到灾害,引起灾荒,那么无疑给这些知识分子在为生存积极奔走的同时又加剧了生活的艰难。
自抗日战争以来,日本在实行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破产之后,进入了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在进行武装侵略的同时,也企图摧残中国人的精神和意志,在中国大地上实行连绵不绝的轰炸,日本飞机轰炸空袭来临时的警报已经形成川渝地区平常的风景,在重庆,《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回忆说“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个中国,从西南山路来到重庆,刚入市区,中山中学就有师生五人被日本机炸死,战争与死亡的威胁如影随形。之后七年,轰炸宛如随着日升月落而至,不曾稍歇。”知识分子在求学和教学的同时,也要四处逃避空袭,躲过出其不意的灾难,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身与心都在经历着磨难。《日记》中多次提到日本轰炸四川地区,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45年,如1941年的8月16、17、18、19日载:“17日来了一次警报,十余架飞机从头上飞过去,以为这次可不免,血液不寒自冻,但终于无事。”特别是当时作为后方乐山的“八一九”大轰炸,更是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战时迁至武大的中文系教授苏雪林在经历乐山的“八一九”大轰炸之后,回忆“这一个月以来,我个人方面,身心都好像失其常态,这也不妨对任何人承认的,刺激本来太大了。白昼心绪纷如乱丝,有时则做着恶梦。”乐山轰炸是在人们没有警惕的情况下发生的,乐山死忘人数之多,景象之惨烈,都深深刺激了中国的人民抗日救亡。
面对着种种的困境,在武大的这些师生们承受着生命的威胁,但是最令人钦佩的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听到了他们的叫苦声。“是什么精神支柱支持他们?--是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命运!”因此,他们在承受磨难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的行动支持民族、抗日救亡,表现了以武大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艰辛生活,积极乐观的心态,支持抗战、抗日救亡、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
二、抗战大后方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面对着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日益危急的时刻,知识分子也深深感觉自己所背负的民族使命,强烈的爱国心驱使着全国的知识分子们为保卫祖国的奋斗而抗争,进行抗日救亡,成为抗战的内在动力。,面对艰难的时局,知识分子辗转内迁至中国的抗战后方,他们不甘屈服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团结他们继续坚持抗日救亡。内迁之后,面对种种恶劣的社会环境和生存坏境,他们“不计较个人身价之利害”,坚持教学的同时,依然心忧国家,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而努力拼搏。“以内迁院校最为集中的四川为例,学生们自发地建立了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学生自治会,并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为宗旨的各种宣传队、话剧队、歌咏队次第成立,宣传抗日救国。”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存的苦难,以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持抗日救亡。同时也非常的坚信,“不管前线的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在这一时期,内迁至乐山武大学校里的知识分子也依然如此,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他们聚在一起谈论文学,在宿舍里面谈论人生理想和积极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1942年12月17日载:“今晚女生宿舍开座谈会,讨论《莎乐美》和王尔德。请了苏先生(苏雪林)、妈妈、朱君允先生讲。”武大的师生们不管物质生活如何的艰苦,他们依然坚持教与学,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依然以自己的行动来传承和坚守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此外,他们在学校里面不仅仅只是学习,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1943年10月15日记:“……选举结果是陈仁宽为主席,朱明为干事。唱了一首歌,温习两遍《我所爱的大中华》。”这些知识分子在战争后方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面,还开展进行了围棋、象棋等娱乐活动。在艰难的环境中,学生们依然保持着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以“标语、漫画、花鼓、连宵、金钱版、国术等形式对民众进行抗日教育。”用坚定的信念,积极乐观的精神去面对学校的生活,国家的命运。同时,他们也不忘利用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抗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大的师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努力学习,宣传抗日,而且武大的教师们更是时时刻刻关注时局的变化,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谈论的主题就是战事时局。《日记》中1941年10月3日记:“爹爹进城看萧先生(按:武大数学系教授萧君绛),回来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是萧先生得到湘北大捷的消息,我们都快活得拍手。”此外,1945年8月10日载:“爹爹从叶乔家回来,在门外就以不常见的兴奋的声音喊:‘好消息哟!顶好的消息:日本投降了!’这时,外面爆竹声大作,像是久被压抑而爆发的狂笑。”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这些武大的知识分子以国家和民族为生活的核心内容,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感同身受,以坚定的信念坚守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这段特殊的岁月里,与今不同的还有乐山武大的知识分子婚恋观。即使他们在恋爱时,也会时时刻刻不忘国家和民族并以此来警醒自己,不能沉迷享乐,而要为国家和民族为己任。《日记》1944年9月6日记录到:“作者和校友安姐谈论择偶对象,作者不赞同校友的择偶标准,认为不应该找肤浅的,不关心社会和国家的,没有责任感的人。认为应该找那些关心社会,以民族和国家为己任的人。”特别是杨静远和顾耕两个人的恋爱,折射出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群知识分子的婚恋观:在谈论个人感情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忘自己作为知识分子所承担的一份责任,将国家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这样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抗日战争中知识分子,不论从生活、学习还是恋爱中都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境况,民族的命运,展现出抗战后方的知识分子关心国家,热爱民族、抗日救亡、责无旁贷的爱国情怀;他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时时刻刻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与国家、与民族命运相连,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三、小结
八年抗战,经济几乎停滞、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不断、疾病流行,知识分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和文化生活。在这些相对私人化的记录和生活空间中,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乱世之下,大后方这一群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如出一辙的一面,他们经受着同样的苦难,承担着同样的悲怆,品尝着同样的五味杂陈,他们是普通大众的一份子,也是中华的华夏儿女,当国家和民族危难时,民族内向的强烈认同感使在抗战后方的知识分子团结起来,爱国主义精神支撑他们在抗战后方坚持抗战,虽然这群知识分子没有站在前线保家卫国,但是在抗战大后方依然献身国家,坚持教学,献身国家。正是这一群知识分子在抗战的后方,在艰辛生活的同时,乐观积极,坚持抗日救亡,即使力量微小,地位卑微也依然不忘国家,位卑未敢忘忧国,正是由于他们这样的一种爱国情怀通过生活点滴丰富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录了抗日抗争的历史,他们记住了历史,我们也应该铭记他们。
余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