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渤海南岸海岸带生态整治修复中高盐碱土质的治理方法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高盐碱土质,植被,生态整治,渤海南岸
  • 发布时间:2015-09-18 14:57

  摘要:渤海南岸淡水匮乏,对大面积高盐碱土质的治理还要依靠自然降水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有效的整治、修复,以降低修复整治成本。我们根据实地实践,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人工岛的高盐碱土地的治理上,方法得当,效果不错,下面对渤海南岸海岸带生态整治修复中高盐碱土质的治理方法浅谈。

  关键词:高盐碱土质;修复;植被

  地区位于渤海南岸、黄河三角洲平原的滨海湿地内。气候处于暖温带东亚季风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干湿明显。保护区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沉溺带上,地势低平,发育了较宽阔的滨海湿地和贝壳滩脊相间的潮滩地貌,有数十公里宽的潮上湿地与陆地隔绝。

  由于多年的经济开发,广大的湿地被开垦成众多的海水养殖池塘、海盐晒制池等。这些养殖池和海盐晒制池的盐分含量要远远大于海水的盐碱度,使得耐盐植物无法适应高盐度的土壤,这为海岸带的生态整治修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在进行修复工程当中想了多种方法,让高盐碱度的土壤降盐、降碱,实验了多种耐盐植物,现在对本地区的海岸带生态整治修复的经验浅谈一下。

  生态整治修复中重要的是了解盐度和碱度。盐度就是含盐量的标度,分为海水盐度和土壤盐度。碱土是指代换性钠离子阳离子代换量的百分率(ESP)超过20%,PH值>8.0的土壤。海水盐度是盐分在海水中的含量标度,渤海的海水盐度为30‰左右。经过蒸发后的养殖池和海盐晒制池中的水盐度大于100‰,PH值>9.0。事实上,盐土和碱土是混合存在的,所以排盐和排碱要同时进行。

  当把这样的养殖池收回后,需要把池中的海水放干,并在春秋季把池底晒干后,再进行生态整治。如此高的盐碱度,使得养殖池整理后的土地上就像冬季刚刚下完一场小雪,放眼望去,白花花的成了不毛之地。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我们把养殖池的土质送到机构检测后发现,土质中的盐分为300‰,PH值>10.0.在这样的土质中,任何耐盐耐碱的植物都无法生长,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对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土地进行降盐、降碱。

  生态整治恢复时对淡水匮乏的解决方法:

  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首先是洗盐、排盐,降低土壤中盐分的含量,然后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如柽柳、盐松、碱蓬等。毋庸质疑,洗盐、排盐需要大量的淡水来灌溉,把淡水大量的灌浇到土壤上面,达到水深5厘米以上,让土壤表面的盐分充分溶解到水中,然后利用土壤多沙、多贝壳的特点让盐水渗降或人工排出,这样就把地表的盐分大量的带走。在鲁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虽然现在正在积极的改善水利渠道,但是大量的使用淡水去改良高盐高碱的滨海湿地,还是要显得奢侈,这毕竟是高成本的投入,需要大量的淡水重复的灌浇土地,以免地下的盐分通过土壤管道上升而返盐返碱。这种灌浇措施直到地表土壤能生长耐盐碱的植物生长才可以。所以这种高成本的方式在本地区不适合大面积的生态整治恢复。最经济使用的方法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降水,把降水尽量多的储存到田里,利用水的压力把盐碱水渗透到地下。使得表层土壤的盐碱有所降低,在下次返盐前赢的一定的时间。

  人工岛的降盐降碱的解决方法:

  生态整治恢复的地区一般是要在改变养殖池地貌的同时,进行地貌改变,变成人工岛等的形状,以适应本地需求。人工岛上的土壤比较平地难以存储淡水,自然降水也会流失浪费,而且使得到表面出现大量的水沟,造成水土流失。经过多次的讨论实践,决定采用南方山区的土地管理方法,把人工岛改制成条带状梯田的形式。每个梯田宽度根据人工岛的具体形状修理成1m-2m的条带状平整田块,以便淡水储存。这种梯田状的生态修复方法,已经实践成功。

  生态整治修复中土壤降盐降碱后,预防返盐返碱的方法:

  彻底治理返盐碱,那就要分析土壤的组成了。渤海南岸的黄河三角洲土壤母质主要由第四纪沉积物组成。从沿海到内地,土壤种属分布呈条带状,一般来说滨海湿地共分潮土、盐土、褐土三个土类。褐土分布十分零星。潮土、盐土又续分为滨海潮土、滨海盐化潮土、滨海潮盐土、滨海滩地盐土4个亚类,各个亚类再分砂质、壤质、粘质3个土属〔1〕。现在主要探讨具有较高盐碱性的滨海潮盐土和滩涂盐土的治理。

  经过一个雨季后,需要整治的人工田地里面的土壤尽管盐碱会通过毛管水上升后反盐返碱,但是盐碱性总会有所降低。这时就需要根据土壤的盐碱性进行恰当、有针对性的改良。土壤改良中的化学措施改良具有成本高、周期长、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推广受到限制。在具有较高盐碱田内种植耐盐碱的植物,是土壤改良的最有效措施。

  耐盐碱的植被一般应该灌、草同时进行种植移栽。最耐盐碱的、成本低廉的草本植物是碱蓬草。碱蓬草可以适应土壤盐度在30‰-50‰,PH值<8.5的条件下都可以生长。芦苇也具有较高的耐盐碱性,盐分含量30‰以下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木本植物耐盐碱的柽柳,它能适应较高的耐盐碱性,土壤盐分含量30‰左右、PH值<8.5的条件下生长良好。由于土壤中含有较高的盐碱,一个雨季过后,虽然盐碱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但是部分土壤中的盐碱性依旧很高,同时盐碱还会继续返回地表。所以这时应该利用移植碱蓬、芦苇、柽柳的办法来进行植被复苏。把带有适当土球的、处于生长阶段的草、灌植物栽植到田中,浇淡水并在木本植物的土球上覆薄膜,以利于柽柳根系的生长。

  经过一年的治理,柽柳成活率非常高,大约在90%以上,碱蓬和芦苇也有较高的成活率。这样就达到了预期的治理效果。

  综上所述,海岸带生态整治修复,一方面是降低土壤高盐碱性的传统方法正以新型式灵活运用并获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实验,利用适当的高耐盐碱的植物进行移栽培养。将这两方面合理结合,对于渤海南岸生态整治修复地区的高盐碱性土地的治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第23页,2008年5月编写。

  陈瑞山 刘林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