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生存现状及保护建议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江豚,长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8 15:57
长江江豚,一种在长江内生存了几十万年的可爱生灵,它们是江豚属下的一种指名亚种,江豚属的动物大多生活在沿海水域咸淡水交界处,长江江豚是唯一一种完全生活在淡水流域的江豚,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种淡水豚类。
江豚曾经的伙伴白鱀豚已经成为了这50年来第一个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鲸类物种,长江江豚今天的状态,也和2、30年前白鱀豚的处境非常的相似,现在世上所存的江豚,不过1000多头,其中长江干流大概500头,鄱阳湖大概450头,洞庭湖90头,它们的数量已经少于国宝大熊猫。专家们称,如果再不重视江豚的保护,可能最快在10年后,它们的踪迹就会从世界上消失,如果不尽快减缓它们种群减少的速度,它们可能在10-15年内就会与我们告别。
目前,江豚的保护主要有三种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就地保护是指在江豚自然生活的长江流域以及干流主要湖泊中保护它们的生存,减缓物种灭绝速度。迁地保护是指将从长江干流等地捕获的江豚迁移到半自然保护区,在那里让江豚自由的进行繁衍和生活。目前两个主要的迁地保护区分别是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和安徽铜陵保护区,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已经在江豚保护上取得一定的成功,从1992年建立保护区之初的10头江豚增长到如今的45头。人工繁育便是使江豚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延续这一种群,也是物种保护迫不得已之时的最后的策略。其实,目前的三种保护策略都各有缺点不足,就地保护要考虑到目前长江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迁地保护虽然还是给予了江豚一个半自然的生存环境,但是近亲繁殖和对于遗传多样性的保护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人工环境繁育就更不用说,迁地保护和人工环境繁育其实都是维持江豚物种生存的次要手段,因为最后这些环境下生活的江豚都要进过野化训练,回归自然,重新回到它们自古以来生存的家园--长江。
所以,要想拯救江豚,最重要的是要拯救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长江。长江沿岸的大城市每年向长江内排放250亿吨以上的废水,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重庆下游的水质,甚至有20%连三类水质的标准都达不到。除了水污染外,长江流域内的鱼也在急剧减少,淡水鱼类产量逐年下降,捕捞到的鱼的质量也一年不如一年。各种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此外,水电工程建设、围湖造田、疏通航道等等人类活动也给生活在长江的各种生物和长江的生态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现在的情况下,要改善江豚的生活环境,切实地做到保护江豚物种的延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江面划线分区
长江中下游是有名的“黄金水道”,每年都有着巨大的航运量,是重要的经济运输纽带。放眼望去,如今的长江水面上来来往往都是船只,不但侵占了长江江豚等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它们螺旋桨的轰鸣声也会干扰江豚的回声定位系统,影响到江豚捕食、集群、求偶等一系列生理活动,扰乱它们的正常生活。有时候,轮船的螺旋桨甚至会给江豚带来直接伤害。近几年因为躲避不及被螺旋桨打死的江豚居然不在少数。因此,长江流域航道和非航道的划分十分必要,特别是洞庭湖、鄱阳湖与长江交接的水面,目前来看,几乎已经被船只封住,由于江豚生性胆小,对于狭窄的水面有着天生的恐惧,很难通过密密麻麻的船只由湖泊进入长江或者由长江进入湖泊,严重地影响它们正常的迁徙活动。长江的江面需要留出一片天地不被船只占满,分出一块区域让江豚不用生活在螺旋桨的阴影之下。
二、渔业整改和渔民的再安置
长江的渔业这几年光景一日不如一日。2002年以来,由于渔业资源的衰减,长江流域开始在每年4月1日到7月1日之间禁渔,然而因为禁渔期每位渔民每个月只有100元的微薄补贴,根本难于维持生计,有渔民仍无视禁渔期偷偷打鱼。每年长江内都有投放新的鱼苗,但是每年的渔业收成还是越来越少。渔民每年能够打鱼的时间本来就不长,随着鱼的减少,有些渔民甚至采取了一些“竭泽而渔”的极端捕鱼措施,运用电打鱼、迷魂阵、滚钩等大规模的捕鱼方式,大有把鱼一网打尽的架势,而且还影响了鱼的生殖能力,使得可捕之鱼进一步减少。鱼的减少不但影响了渔业的收成,也减少了江豚的食物来源。更令人痛心的是,渔民采用的极端捕鱼工具如电打鱼、迷魂阵等也给江豚造成了直接的伤害。
三、水利水电工程、挖沙等加强限制
有人曾经目睹过,在一次为了建桥的疏通河道爆破后,水面上立马浮起几只江豚的尸体,那画面想着便叫人痛心。如今,各种水利工程建设不但在建设过程中给长江带来了伤害,在建成后,各式水电站改变了长江的洪峰、汛期、水温等等特征,使得生活在水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被打乱,难以适应,有时它们更是阻隔了水生鱼类洄游和迁徙的通道。过去,每天早上和下午,在鄱阳湖与长江交界口,总是能看到大群迁移的江豚,场面十分壮观,然而,在两座大桥在这里架起之后,这一景观却不复存在,大桥密密的桥桩和轰响使江豚望而生叹。
现在的洞庭湖,放眼望去,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挖沙船在水面穿梭,挖沙不但破坏了湖区的生态,还占据了大片的湖面,它们对洞庭湖生态的破坏的影响大得不可估摸。
而这些行为不加强管理,将来的长江便不知会是何种模样,但是不得而知的是,这样的长江,肯定不是适合江豚生存的。
四、提高群众保护意识,争取提高保护等级
对于国宝大熊猫,藏羚羊等濒危动物,人们的了解还算比较多,而长江江豚,这一数量仅在1000头上下的水中微笑天使,这一世上唯一的淡水江豚,大众对于它们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早在2013年就将长江江豚的濒危等级由濒危级升级到极危级,而江豚在中国,仍然只是区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长江江豚的保护,已经进入了刻不容缓的最后时刻,现在的我们有着最后的机会不让这个美丽独特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可能保护它们的有些措施看上去不符合当前的短期经济利益,但是经济发展的脚步绝不是我们一意孤行地破坏环境的借口。江豚是长江生态环境的指示,它们的逐渐消失意味着长江终有一天对于人类无尽掠夺的报复。请别让江豚的微笑,被我们为时已晚的眼泪取代。
杨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