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商务英语,业务员
  • 发布时间:2015-11-17 17:53

  【摘要】随着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各种大中小型企业对英语这种官方语言的掌握水平和应用程度的要求也有相当的提升。对于一个英语教学工作者来说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交流和阅读写作等能力,且在此基础上还要时刻关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以现有就业倾向为引导进行相关专业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字】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用人标准、以就业为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01-02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与国间的经济交流愈来愈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受到了广泛关注,各种大中小型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有很大需求,这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者来说,应当在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同时,抓好学生的听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满足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基本需求,使其在激烈的高职教育竞争中独占鳌头。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及学生现状

  1.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

  现在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仍然延续传承了旧的或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没能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特色。

  1.1.1 专业特色不明显

  高职院校侧重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教学重点仍放在语音语法、篇章结构的讲解上,忽视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商务专业技能的训练,以致无法培养出专业知识和实践综合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1.1.2 考核方式和测试标准相对保守

  目前,大多数院校专业课程多采用期末笔试答卷的方式,而这又忽略了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考核评价,所以只采用卷面考核的方式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实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现状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存在很多弊端: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是以语言综合使用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为主,课程设置上仍呈现语言考核与商务知识脱节的现象,没有走融汇整合的道路;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不完全符合高职教育应用和技能型的教学目标;与校企合作有名无实,很难在所签校企合作协议的单位发展实训基地,学生实践机会少之又少。总之,学生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需求。

  2.当前经贸类企业的用人标准

  近年来我们对周边地区的涉外经贸类企业和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了调研,发现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有:涉外企业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文秘、会展服务人员等工作。同时对人才需求规格进行了分析。

  根据社会需求的调查以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将培养目标确定为:英语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能较系统地掌握国际商贸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熟悉行业合作企业提供的核心技能,具有较高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能在外事、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英语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3.高职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对策

  3.1 通过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培养多元化技能

  通过对商务英语用人单位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他们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所对应的证书除了CET-4和CET-6外,还比较重视剑桥商务英语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贯穿了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加强沟通和应用技能,也就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会集扎实的语言知识、过硬的商务能力和超强的技能于一身,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更具有战略优势。

  3.2 通过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课堂上讲授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专业英语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国贸和商务知识)。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授课内容,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不同的课程,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特点,从而归纳自己的学习规律并且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拥有继续学习英语的能力和使用英语进行再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最终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3.3 通过就业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相互合作以及师生之间互动的方式来完成提前设置的教学活动。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应以商务情境下的英语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来选择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具体的商务信息的收集和获取,安排好商务活动的具体内容,并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习得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掌握商务技能,从而构建自己的商务知识体系。

  3.4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明确适合工学结合的英语课程设置方向

  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学生就业的目标岗位群的核心岗位能力为依托,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开发课程,并根据商务英语工作情境来设计课程。商务英语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中都渗透着学生所需要的核心就业能力,全面系统地通过课程的任务设计逐步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将核心就业能力的提升这一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创设工学结合的课程学习情境,通过一系列有步骤地学习活动设计,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创设真实有效的立体学习情境,实现真正的“在做中学,做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是世界制造中心,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必然会在人才需求上呈现“国际企业人才需求本土化”的特点和趋势。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对以培养既懂英语、又有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能力。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4-2015年高职教育英语类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课题”课题名:高职商务英语综合能力监测体系的研究与开发

  刘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