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应放在“心”上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班主任,耐心,责任心
  • 发布时间:2015-11-18 16:12

  ——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探索

  【摘要】农村许多小学教学点被撤并,成了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规模变大,加上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结构复杂,有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是孤儿,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家庭困难,有的年纪小独立生活能力差……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老师,老师就是“父母亲”,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因此,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宿制学校老师的工作量大,特别是班主任。只要学生在校的24个小时内,心必须要全系在班务工作上。

  【关键词】班主任 爱心 耐心 责任心 平等心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91-02

  “班主任真是难当啊!”“我宁可多上几个班的课,也不愿意做班主任。”在办公室里经常能听到很多同事发出这样的感叹。可见,班主任工作是极其复杂的,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当班主任那是更复杂。班务工作无小事,事事得去做;班务工作无大事,事事得用心。要当一个好的班主任就必须在“心”字上做文章。班主任可能是级别最低而没有头衔的主任,但却是最重要的“主任”,自我担任班主任以来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用“爱心”去亲近学生,研究学生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呢?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农村小学尤为重要(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关爱)。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把爱洒给孩子,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农村小学寄宿式学校的学生远离亲人且年纪小,因此班主任要经常下到学生宿舍,与学生亲切交谈,在交流过程中要使同学们感到班主任是个容易接近、随和的班主任,并且在谈话中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生活上要给予帮助和支持,让同学们知道老师是在关心他们,从而使学生对老师有了亲近感和认同感。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是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尊重学生,管理班级的实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比如:和他们打篮球,打乒乓球,做游戏等,在活动中观察与沟通,了解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文化层次,家庭成员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内向、外向,调皮、踏实,还是活泼、呆板,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等。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总之,只要你把爱心给他们,他们就会开花结果。

  二、用“耐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爱矜持,爱撒娇。在家里都是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还有的学生家庭更特殊,作为班主任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到宿舍看看学生吃饱吃好没有,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如有学生生病,及时送到医院或学校附近医务室看病并与家长联系,在家长未到来之前,负责照顾有病的学生。平时还要督促他们刷牙洗脸,洗澡洗衣服,督促他们添衣盖被,从起居穿衣到上厕所,到恐惧害怕想家,要耐心地做好孩子们的第二“父母”,让他们感到老师亲,学校温暖。

  作为一个班主任,面对学生当中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令你烦恼甚至烦心的事,别忘记“耐心”二字,多一些思考,因人而异地去做好每一个环节,不要一味地就去指责这么纯真的孩子,多一些春风细雨,少一些放脸指责。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也曾经做过儿童,谁不会因冲动而犯过错?这时,你的火气就没了,耐心就来了。既然当班主任别无选择,那么就请让我们记住教育家陶行之的一句话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

  三、用“责任心”去管理学生,组织学生

  宿舍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根据学校的宿舍管理制度,配合宿舍管理员加强宿舍管理。首先每个宿舍要培养一个得力的舍长,这个舍长要敢管敢说,人际关系好,严于律己,在同学中有威望的,是同学的楷模。其次班主任要经常组织本宿舍学生学习《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强化宿舍常规训练,如:被褥折叠摆放要统一整齐,口盅、水桶、鞋子、饭盒等统一按指定的位置摆放整齐,衣服叠好放在箱子里,生活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地板保持干净。要经常检查督促,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级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另外,每个工作日早中晚深入宿舍,教育学生珍爱生命,不在床上追逐嬉戏,不做危险的游戏,不私自拆装线路,不带火种进入宿舍等,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使所有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搞好学生宿舍安全、内务、纪律、卫生督促检查工作,不仅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用老师的责任心去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四、用“平等心”去理解学生,感化学生

  农村寄宿生大都来自比较偏远的千家万户,比起县城的孩子他们要朴实得多了。可是也有一些毛病:卫生意识不够,常乱丢垃圾;语言不文明,有时粗话连篇。为此,作为班主任要下功夫,改变他们的陋习,这就要用平等心态去先理解学生,再用心去感化学生。

  我们身为老师,又为孩子的第二父母。我们可以这样去想,他们若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办?这就需要每位班主任有一颗平等的心。寄宿生六七岁家长就把他们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家里吃娇穿娇,撒娇,现在一周内五天离开家长,真可谓家长心在学校,学生心在家里。这时班主任责无旁贷的成为了孩子们在校期间的父母。也别无选择的要用平等的心,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对待,关心每一个学生。只要得到家长身在校外从事自己的事业,孩子们身在校内仍能享受家庭,父母的温暖。工作在农村寄宿学校的班主任何乐而不为,也可面带微笑的自叹:“我是真正的班主任。”

  回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工作,我深深地感到农村教育改革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善于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要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出色。就得以“快马也要猛鞭打,响鼓还须重锤敲”的古训来共勉。总之,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是非常艰苦和琐碎,不付出辛勤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工作细致,兢兢业业,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就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热情的耐心,百分之百的责任心,天下父母的“平等心”去工作,更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温暖;用我们温暖的手,牵引他们走。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

  黄美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