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自主学习,教学,师生关系
  • 发布时间:2015-11-18 14:03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50-02

  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会学生怎么学,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留有余地。能由学生动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包办代替,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理念下,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具体思路一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二是组织学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份,没有丝毫的强制性,是学生搞好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源。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方面不同,但在教师眼里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对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当今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在学生眼里教师应当是一位传授知识、指点迷津的良师益友;应当是位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播音员;应当是位演技高超的演员;应当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资历、驾驭课堂的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是课堂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就越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化学老师不仅要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其深广度,还要创设有特色的教学程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高超的表演技术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有趣。

  三、课堂上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的活动,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老师要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的方法都能使学生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根据学生的情感迁移特点,课堂上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每个学生。对“走神”的学生多提问;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让他多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并给予耐心的指导;对学习优等生创造机会让他更好的表现和发挥。并且做到: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都以微笑、点头、欣赏的目光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忽视,不嘲笑,并给予热情的指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以教师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的学生的心。

  四、积极创建自主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创建自主的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境放松的场所。因此要顺利开展自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无知”。教师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有“无知”的地方从而排除顾虑,大胆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解之处让同学和老师来帮助解决,给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的学习空间和心灵的交际空间,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心境放松,心情愉快。

  2.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加强情景创设、精选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自我创造活动中培养出强烈的求知兴趣和创造热情。融洽师生情感,让学生大胆探索,主动求知,不断进取,适时对学生进行期望激励和成功激励,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3.培养自主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受益终生,同时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创建自主课堂的关键。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重要场所。为学生创造好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下,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渐地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习惯。

  (2)在课后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课后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最长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课外小实验,让他们自己设计、操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享到受学习中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教学活动,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向重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