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法探析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学生,音乐,孔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18 16:25
【摘要】初中音乐课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培育初中生综合素质和促进教师提升业务水平的需要。音乐课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法有“互动”对象更广、空间更阔、时间更灵活、方式更多样等特点。音乐学科教学中的“互动”合作教学,就是要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人与教学中介的互动,来实现学生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作用,实现师生统一主体,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这种互动合作的效果在初中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培养;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97-03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结合潜意识理论,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宽松和谐、开放创新的学习气氛中去体验音乐、探究音乐、表现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欣赏力、创造力等音乐综合素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对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做了如下尝试:
一、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在教学中我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的游戏活动,运用互动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知识的活动,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例如在教歌曲《跳吧,跳吧》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新疆的音乐风光,并用富有激情的旁白给学生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民族特色,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视听冲击,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学唱歌曲结束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分给学生,然后让他们创编新疆舞,在欢快活泼的舞曲中,女生扭动脖子,男生单脚跪地,做演奏冬不拉状,而我也以朋友的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在参与合作、创编的过程中得到素质的提高。在活动结束后,我还给予积极参与创编、表演得好的同学及时鼓励,表扬,让他们得到及时的肯定,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成功感。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中,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交往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我抓住称赞学生的时机,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表扬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自尊心,提高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生生互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促进剂
在教学中我把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集体,并且确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和记录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方式展示成果。
例如在学习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在学习唱旋律这环节中,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唱旋律。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唱,其他组的同学做老师,听听该组有没有唱错的地方,有唱错的就及时指出来,一起讨论后给予纠正。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里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而体现自己为主体的个性发展。通过小组的讨论、学生充分动脑、动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学习规律,自觉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还能培养学生团体协作和互动能力。
唱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使自己音乐的知识,节奏、音准、对歌曲的表现力,处理歌曲的情感都得到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群体的教育的影响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尽管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表现,始终处于积极互动的状态,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内向或由于基础稍差导致的自卑心理,不主动表现自己,只是等待老师注意到他们才愿意开口。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提供了解决的方法,给这些学生一些缓冲的时间,避免唱跑调或唱错节奏。而且在小组唱旋律时,可以与组内其他成员共同交流,学生能放松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信心。
三、人境互动——培养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一)学生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互动,激发兴趣
教学中人境互动,引导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作用,可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信息空间,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真实、形象、有趣、实用,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例如:在学习歌曲《谁唱歌》,根据歌曲内容自制课件。课件上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春光图,老师变化着图片,配合选取好的音乐,把学生带到这美丽的场景中。学生根据画面,在老师的提问中说出此曲表现的内容。首先出现美丽春光图,听到了“喳喳”的叫声。老师问:“这是谁?”一组同学答道:“喜鹊”。同学说的同时拉出喜鹊伴着叫声,拉出小鸟问同学它怎样唱歌,同学一起模仿。鸟声起,图片中飞来了一只小鸟。依次小鸭、公鸡也出现了。根据已有的经验同学们很容易就模仿出了这几种动物的叫声。有的学生还根据旋律自编了小牛、小羊、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叫声。利用音画结合进行教学,它不仅使光、声、色、形融为一体,而且能够输出的物体形象信息与文字材料得到密切配合,让学生融于情景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中学生有了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参与时间,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所带来的美的感受。让他们真正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技能与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
(二)营造轻松氛围,让学生愉快学习
师生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尽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尽可能地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要经常扮演导演的角色,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同时又要扮演演员的角色,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1.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乐理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如:在设计学生认枯燥的力度标记时,采用分组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冠军,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2.以音乐活动课促实效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利用器乐教学课,教师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需要配打击乐时,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节奏外,我还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此外,还要为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我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作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情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例如:学习歌曲《彼得与狼》由欣赏乐曲入手,感受和分析乐曲每一段的情感特点,再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说、演、画、打击乐器伴奏这四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这样的活动集中了文学、艺术的内容,学生通过活动更能理解乐曲情感,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所以,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与课件的相互活动,这种互动必须是有目的的,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活动的常规,才能提高互动的质量,不致成为一种形式。这样,学生在互动中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人人都开心地、愉快地学习,感受到了获取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促进了学生之间合作,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培养学生互动能力,养成良好主动习惯,就会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就会在互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他们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最终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瑞庆《模仿是为了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2]邹长海《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3]郭建民《艺术文化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