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清事情“三部曲”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 发布时间:2015-11-18 14:59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74-0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高段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一说起写作文,孩子们就感觉头痛。往往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特别是遇到写事的文章,最欠缺的就是把事情写具体。我在平时的习作指导时不这样提。我提的目标是“把事情写清楚。”因为事情有详略之分,如果把该略写的写具体了,那也是欠妥的,而写清楚则不同,根据文章的需要,该详写的则详写,该略写的则略写,只要表达清楚就行。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把事情写清楚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读中体会

  很多教师把“读”与“写”分裂开来。阅读课只教学生读,作文课才教学生写。难怪学生写不好作文。其实,教材是很好的习作范文,用心地研读教材,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把事情写清楚的例子。抓住这些例子,在阅读教学中完成作文指导任务,自然是事半功倍。例如:《顶碗少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同学们读后也没有太多感觉。我说,如果把这段话改一下,变成“最后,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表演时却失败了。行不行?”同学们开始讨论起来,大家一致认为,改后,虽然把事情讲出来了,但是让人不明白,到底少年是如何失败的,所以不能改。最后我告诉孩子们,课文这样写就达到了把事情写清楚的目的,这也是我们习作时应该学习的。

  二、说中指导

  从读到写,中间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说。即把要写的事说出来。实际上,很多学生写不清楚,首先表现在说不清楚。如果在这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说清楚的指导,写清楚自然不再难了。有一次,孩子们做了一次科学实验,我觉得这是个作文训练的好机会,就让学生把做实验的过程说出来。第一位同学说:“老师走上讲台,拿出两个杯子,里面都有大半杯水,然后请王明上去,把一个杯子倒满水,再把回形针放进去,一共放了30颗,水都没有漫出来。”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补充道:他说得太简单了,我来补充一点。老师把杯子放在讲台上后,说:“我要一位细心的同学上来,把水少的杯子里的水倒进水多的杯子里,把杯子倒满,但水不能漫出来。”“你说得真好,把老师的话记得清清楚楚,真是会倾听的孩子,”我鼓励他说。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

  又一位同学接着说:我也补充一点:“王明在倒水时很紧张。”“你怎么知道的呢”?“我发现水快满的时候,他右手开始颤抖起来,左手不停拍打自己的心窝。”

  “我还发现,围观的同学挤得太厉害了,不知哪一位同学挤了一下讲桌,装满水的杯子就差点儿倒了下来。”最后,我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清楚,只要我们把大家刚才说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不就是一篇佳作吗?”

  三、写中运用

  有了以上两个方面对“写清楚”的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照猫画虎”了,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把孩子们写得不够到位的地方指出来,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慢慢掌握这一技能。

  记得我班有个叫张睿的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把裤裆挣开了。他双脚并着蹦回教室。我给他补好裤裆后,要求他把这事写成一篇作文,很快,他把作文交了上来:体育课一宣布结束,我和几个同学如百米冲刺般冲向操场,玩起了耍“猴”的游戏。我当“猴”时,左扑右抢总碰不到球,好不容易瞅准一个机会,向前猛一扑,球没扑着,只听见“嘶啦”一声,我的裤裆开了一个大洞。读到这里,我把这孩子叫到面前,说:“这个地方你没写清楚,明白吗?”他顿时明白过来,说:“到底有多大的洞,我没写清楚。”于是,他马上把本子拿去修改:“我的裤裆顿时开了个大洞,从左膝盖一直延伸到右膝盖,好好的裤子成了一条地道的开裆裤。我羞死了,只好红着脸,捂着裤子并着脚一蹦一蹦地回到教室。正好被李老师看见了,我感到更加羞涩……”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步骤外,我还特别注重抓住时机进行习作指导。一次作文评讲课上,我刚讲到要注意写好细节时,汪旭同学拿出一枚硬币在桌子上玩。我看到后没有批评他,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汪旭在玩硬币。”同学们一看,马上静了下来,眼睛都盯着我。汪旭很不好意思,脸涨得通红,不知怎样做才好。我指着黑板上这句话说:“这句话很通顺,但是不清楚,没有把细节写下来。请同学们拿出笔,写一写刚才发生的事。”有个孩子这样写道:李老师正在讲课,当他讲到要把细节写好时,只见汪旭从书包里摸出一枚一元的硬币,两个指头按着硬币的一端,然后用力一转,硬币马上在桌子上转动起来,汪旭的眼睛也跟着硬币打转……

  面对课堂上这样一个突发事件,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把它当成一次作文指导的好机会,一次作文训练的好素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要引导学生把事情写清楚,就得注重在读中体会,在说中指导,在写中运用,捕捉写作契机,巧妙引导,这样,学生写好写事类的作文,自然不再是难事了。

  李雪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