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66-02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提出:“现代化教育四大支柱的见解,学会探索、学会创业、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就把国家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了。然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淹没了素质教育,尽管不少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但素质教育的实施仍是困难重重。如何突破逆境,攻开坚冰,开拓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我以为应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法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高质量的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受业、解惑”,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智力潜能的开发者和人生道路的引导者。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本钱,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其次,要转变一些思想上的观念。
1.人才观的转变。“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材”。人才的界定,不是要看有多少人能考上大学,而是看二三十年后,这些人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上大学未必是人才,不上大学未必不是人才。
2.一切围着考试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就目前来说,我国教育存在一种不良倾向,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自然以考试为指挥棒,怎样考就怎样教,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中国中学生参加奥林匹克学科的竞赛时拿大奖的不少,可拿诺贝尔奖的人没有。考试成了学习的唯一目的。
3.走出“减负”的误区。本来“减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可被一些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理解为“少讲多玩”,于是出现上课不“急”,课下求“补”的怪现象。
4.走出一次性教育的误区,积极进行二次教育以及终生教育,教师、学生以及全社会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是终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如果不时时学习,补充新的知识,就会被淘汰。
第三、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德育为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德育是灵魂,是人赖以行动的精神支柱,没有灵魂,人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强调德育为首,并不是只看到德育对其他诸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还看到其他诸教育的反作用,认识到诸教育的相互制约作用。因此,全面发展必须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德育为首,必须是在和谐发展中为首。学校的德育无次品,那么“以德治国”就不用发愁。
第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等要主动吸纳学生,承担起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空间和环境的责任。新闻、文化、公安、街道、村庄等社会各届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社会参与支持关心青少年,是真正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同时,家庭教育要注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总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上的具有革命意义的转变。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有一个由怀疑到认同,由生疏到熟悉和熟练的过程。领导也不能例外。过去热衷于“应试教育”,是大气候所迫,并非个人过错,而目前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要努力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带领广大教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促进素质教育开放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罗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