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改践行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18 11:57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引领其他学科的教学,学生只有学好语文,才会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人发展的很好渠道。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倡导提出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视,那么如何在课改践行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不断地探究与实验,摸索中积累案例,发现和梳理,取得了一些成果。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关键词】语文素养、钻研课标、阅读兴趣、轻松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40-02
语文学科教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引领其他学科的教学,学生只有学好语文,才会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人发展的很好渠道。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教学目标呈现的三维目标是是从“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课程教学不仅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而且在过程和方法、运用语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使学生得到发展,更要注重学生健康身心和作为一个人的素养的培养。那么,何为语文素养呢?其实就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一个学生语文素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包括语文运用与习惯,审美情趣的培养,人格、性情等等的培养,是一个人内延长与外延综合积累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将是这个人作为生命体的超越,一个终身发展的前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基础中的基础。我们新课程改革中明确倡导提出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视,那么怎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与完成呢?如何在课改践行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不断地探究与实验,摸索中积累案例,发现和梳理,取得了一些成果。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教师必须研读语文课标,钻研语文教材。
我们很多老师可能在脑海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就是觉得教学不就是上课吗,上课不就是教书吗,书就是课本呗,按课本里的内容,把课本里呈现的内容和知识教授给学生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教授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划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因此,课改行动要想有更大的成果,教师就必须研读小学语文新课标和旧课标,发现其中的不同,将其发现在实际中应用,小学语文新旧课标最大的不同就是目标不同,旧的目标注重知识,新的注重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倡导的教法不同,旧课标强调怎么教,新的强调怎么学即授人以渔;主体不同,旧课标主体是教师,新课标注重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小学语文教科版分几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有了参照了,我们才知道要干嘛,怎么干,接下来就是授课,在授课之前的备课环节最为重要,一节课如何进行,教学流程如何设计,要研习明白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教材只是教学流程的参照体,新课程改革提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整合教材,有取舍或是巧妙地用教材,例如:小学语文教科版五年级第三单元的能说会写主题是让学生交流和分享学生所知道的哪些文学家的故事和作品,而接着来的就是习作,主题是将你喜欢的哪位作家的哪个作品特点,喜欢的原因和对你的影响与启发写下来,我是这样整合的,在习作教学处理时将习作的说的环节和能说会写中的说合二为一,同时也就是将能说会写中说训练作为了习作教学的前奏。将说与写要求相互渗透。效果很好。又比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关于鲁迅先生的简介,让学生搜集,引导学生结合七色光中的知识窗中关于鲁迅介绍了解人物。这样将知识相通地有机结合,节省了教学时间,也方便了教学开展,其实这都是深入研究教学,结合课改理念开展教学的一种表现。
其中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特别注重的,如今的教学宗旨是要培养人的运用语文的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国民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这个环节教学的开展,五个板块同等重要,可是,这是很多教师忽略的地方,尤其地域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课堂上综合性学习环节在开展中有一些困难,例如: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语文七色光中有一个活动是让学生自己或是和同学结伴去书店搞一次调查,调查内容是:书店在销售哪些种类的书,什么书最畅销,看到了哪些你熟悉的文学家的书,书名是什么,发现了哪些你想对的书,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一边调查一边记录,把调查材料整理后和同学交流看看。这个实践性的活动对于学生的自主搜集、整理资料和发现、分析与总结能力以及和别人学习、合作的能力,还有对社会洞察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可是对于我们农村学生的学习与开展就有了很大的困难,然而,我们又不能因此就放弃学生这方面环节的开展和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在这教育上留下遗憾和空白。教师要钻研教材,可以将目标不改变,将形式和方法转化一下,比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陪同完成,或是通过网络查询获知,或是和同学交流发现。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课内书和课外书美文形式新编语文教材精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美文,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它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丰赡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又使学生文化品位、语文素质得以提高。
二、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必要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才会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新课程改革也是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事情,不是强行地灌注给学生,对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抛给他们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这样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学生可以很好完成,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自信心,从而,推动他们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探究。学生是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个体,他们的情感是发展和不断地变化中的,教师要时刻注重保护学生的情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发现他们的优缺点,挖掘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展现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发展动态,充分去了解学生的心理,走入他们内心,因地制宜,无论课堂还是课余时间都可以成为为学生创设的轻松学习氛围的平台。这样做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与处世态度,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不吃无主梨》一课时,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对于文中主人公坚决不吃无主梨怎么看呢?你赞成吗?”有的同学说不赞成,这人也太傻了,不吃那不渴死了吗?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啥也做不成了,还有的说不应该吃,那是别人的东西,没经过别人同意是不可以乱吃的。教师就及时引导和点拨,一面肯定学生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这种能有自己观点并敢于表达的是好样的,但是,我们这篇文章是要通过这个故事来教育我们做人要有道德,有公德,诚实守信。学生们也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充分给予学生表达和学习的空间是大有好处的。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占很大比重的一部分,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课程改革中特别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说实在的,兴趣的培养不容易,尤其语文阅读,很多学生都觉得阅读不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读吗,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就要从这一个顽疾攻起,不要给学生一篇课文读十遍、二十遍的任务,那是没有意义的,反而适得其反,让学生厌烦,还哪里能有兴趣的产生呢。我们要让学生的每一遍读都是带着目标读,而且这个目标要有阶梯性提高的,这样,学生一级一级攀登中收获成果和信心。阅读处理课堂教材的阅读、习题的阅读还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多去阅读课外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与主题的文章,讲给学生听,吸引学生,使学生走进故事中,品味其中的快乐。继而推荐给学生阅读,开展快乐、兴趣阅读活动,为学生创设轻松的阅读交流平台,学生在沟通、交流中一点点地积累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也为写作和语文素养提高有很大的基础力量。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与反思,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在课改中践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杨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