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创新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小学数学,应用题
  • 发布时间:2015-11-18 14:54

  【摘要】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对学生成绩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学生正确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根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创新提出了三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70-02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对开放学生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应用题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应用题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创新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目标创新

  应用题教学不但局限于让学生获得一般的解决知识和技巧,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增强意识,从而获得数学的基本技能。在教学当中,数学教师必须处理好知识性与发展性的目标,并保持平衡与和谐发展的需要。应在知识的获得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四年级应用题例1,在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系统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节课的训练中,我自编了一道应用题:家里有10床被子,妈妈洗了2小时,平均每小时洗3床,余下的由同学自己洗,2小时洗完,平均每小时洗多少床被子?学生做完题目后,我问:“同学们,做完这道题后有什么感受?”有的说:“妈妈平时洗衣服真劳累。”有的说:“我今后要帮助父母做家务事。”有的说:“我回家洗衣服时算一下时间,看洗一床被套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免得我家总是洗被套洗半天,太浪费电了。”为此,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的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性,变关注知识为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等各方面进步与发展,体现教学目标的创新。

  二、内容创新

  一位学者曾说:“在中国,老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回答,答案基本上只有一样,而这种现象在外国学生眼中,是不可能的,他们5个人中或许会讲出10种答案,其中不乏有非常奇怪的答案。”这段话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中国人都只有一个答案?因为中国学生从小到大所做的题目都只有一个答案。因此他们都不想尚有什么答案,也不会有创新。这就要要求我们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上多设计开放性题目。例如:老师和学生去动物园,老师有15人,学生有80人,门票成人每人10元,团体20人以上每人8元。请制定一种认为最佳的买票方案。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多种,可以让学生养成多想的好习惯。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理由有了,他们创新的潜力就这样挖掘!

  三、过程创新

  让学生“想疑、多疑、善疑”,这是数学创新的主要任务。古人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然而在现实中的数学又是怎样的呢?老师们常常认为“满堂灌”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他们就以“满堂问”加以替代。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1.想疑

  要让学生想疑,首先要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探索欲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提问。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目标又可以使学生创造思维。

  2.多疑

  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要重视情感的诱导对学生各种不同的提问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对某些问题自己无知对不掩盖,通过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是学生产生提问的兴趣,什么题目都会问为什么。

  3.善疑

  在教学数学应用题时,我引导学生想疑、多疑,但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出示例题后,先提示学生观摩这道应用题才提问,再和以前学过的应用题相比较有什么异同点,从而使学生答疑。学生讨论自己的看法,然后把不同的意见或解题方法提出。

  总之,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其实也是我们启迪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地展示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让问题解决成为应用题教学的重要部分。让他们成长为新一代的创新人才。

  张琪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